查看原文
其他

请不起“张雪峰”,怎么办

京平 长安街知事
2024-09-06

高考放榜后,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家长的大事。以张雪峰为代表的各方“指路大神”纷纷登场,上万元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遭到疯抢。舆论吵吵嚷嚷,有人说这是“智商税”“割韭菜”“贩卖焦虑”,也有家长为自己没有抢到而捶胸顿足。



争议背后,是炙手可热、“钱”景广阔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不同于传统的文理分科,目前全国共有29个省份实施“新高考”改革,考生可以填报的志愿多达数十个、上百个。高校专业录取信息和规则繁杂,未来就业形势又复杂难测,填报一张志愿表,堪称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的大工程,对普通考生和家长来说确实不容易。


家长生怕选错专业,浪费分数,大部分学生则对以后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心里没谱。加之高考向来有“七分考,三分报”之说,社会焦虑客观存在,自然有人到咨询机构买个“心安”。数据显示,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付费市场的规模约为9.5亿元,是2016年的7.3倍,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含“志愿填报”的相关企业已超2000家。“帮人选择人生路”,俨然成了热门生意。


但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咬咬牙花大几千乃至上万元购买咨询服务,怕也不能万事大吉。要知道,人社部门并没有制定“高报师”职业标准,在最新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高报师”“高考志愿规划师”不在其中。所谓的高报师证书,不过是教培机构自行组织发放的,很容易掺水。


据报道,行业的火热,让“高报师”供不应求,从业者鱼龙混杂。多家相关机构的“高报师”招聘广告显示,没有专业要求,从30岁到60岁,只要交几千元钱,突击培训一个月,就能持证上岗,兼职、全职均可。除此之外,更有机构包装打造“专家”“名师”,虚假编造“内部信息”“内部数据”。这样的机构以及“高报师”,真能规划好考生的未来?


退一步讲,即便一些机构和“高报师”经验丰富、专业性强,能给出相对靠谱的建议。可行业乱象频仍,那些信不过、不想请,或者请不起“高报师”的考生又该怎么办?


其实,仔细梳理不难发现,高考志愿填报难的根源是信息差。造成这种信息差的原因,不是没有足够的信息,而是庞大的信息碎片化分布,导致获取信息成本太高。于考生和家长而言,获取信息的时间又十分有限。网络资讯虽然发达,但也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查来查去往往是一脑门浆糊。


我们常说,无论学什么、做什么,热爱才是学有所专、干有所成的秘诀。但“选我所爱”的前提是掌握足够的信息,对各种专业有相对清晰的认知与了解,以找寻自身感兴趣或擅长的专业方向。更有专家指出,大多考生其实并不了解自身兴趣所在与能力所长,期待他们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找到自身热爱,难度不小。这种立足长远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恰恰是我们所欠缺的。


可见,破解高考志愿填报痛点,遏制志愿填报服务乱象的关键,在于拉平信息差。对此,相关部门要立足当下、升级服务。比如,日前,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首次推出“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系统基于招生、就业、调查、测评等大数据,结合深度专业和职业解读,为考生提供志愿推荐、专业介绍、心理测评、就业去向及前景查询等服务,可谓“及时雨”。


另一方面,功夫也要下在平时。在初高中阶段就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发现培养所爱所长。以新加坡为例,中学里就专门配置升学指导教师,并开设相关课程,咨询本校的辅导老师是学生着手申请大学的最好方式。这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当然,需要提醒的是,人生没有标准答案,谁都难以给出稳赢的建议。信息纷杂,犹豫不决时,广大考生不妨淡化外界的声音,听听内心的召唤,也对得起充满青春热血和理想主义的美好年纪。


撰文:晁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长安街知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