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进扶贫·人物 | “我虽是扶贫战线上的一名新兵,但决不当‘新手’”

民进网 2021-06-20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用文字记录,用真情讲述。

今天的“民进扶贫·人物”系列,小萱为您介绍河南民进会员、焦作市脱贫攻坚办公室副主任李艳芬




视频 | 李艳芬:扎根田野 守望初心


11月12日,焦作市脱贫攻坚办公室副主任李艳芬已经六天没有回家了。早上6点刚过,她的手机就开始响个不停。

“第六组,今天到孟州市槐树乡油坊头村、关沟村。”“收到。”

在工作群中匆匆回复过微信,李艳芬向记者解释道:“焦作市成立了7个调研组,在全市开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调研,我们组负责调研孟州市,要用10天时间摸底13个贫困村。每天去哪个村都是早上临时通知,只有这样才能看到村里的真实情况。”

扒拉几口早饭,李艳芬和调研组成员启程前往油坊头村。

油坊头是一个位于丘陵之上的小山村,长期贫穷闭塞,全村69户200多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占了25户。经过几年的发展,2018年底,油坊头实现了整村脱贫。  

进村后,李艳芬一边安排调研组成员分组到每户贫困户家中走访,一边叮嘱着“就算不在家也要打电话回访,一户不能漏”,随后便拿着村里的产业扶贫项目清单出发了。每到一个村,她最关心的就是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她说:“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真脱贫。”

山路蜿蜒而上,李艳芬的脚步却很轻快。这样的乡间小路,她已经走了31年。“原来村里都是土路,现在都修成水泥路了。”她边走边说。行至山坡上的油坊头村光伏扶贫项目基地,李艳芬仔细阅读着项目公示牌,不时询问着项目运行、贫困户和村集体收益情况。

路过一座农家小院门口时,大门上“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示范户”的牌子令李艳芬眼前一亮。这块牌子,凝聚着她在焦作推广农村沼气建设多年的心血和汗水。

1988年,李艳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焦作市农业局工作,成为一名农技服务人员。2003年,刚刚担任农村能源环保站站长的她接到一项重要任务:每年建设2万户户用沼气池,解决农村能源紧缺问题。

然而,绝大多数农民对沼气知识知之甚少,推广沼气频频受阻。怎么办?李艳芬深入农户家中,一户一户向他们讲解沼气使用的优势和沼气池建造管理办法,并选取了几个村庄作为示范点,开展推广普及工作。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如今焦作市13.7万座沼气池年产沼气5400万立方米,年减排二氧化碳2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硫0.17万吨,每年可增收节支近3亿元。

2012年,环保站承担起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检测的工作。如何检测、需要哪些指标、报表怎么看、数据怎么分析……李艳芬遇到了新的挑战。她请来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的教授对各县市采样人员进行培训,并带领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检查,多次审核基础数据,共完成3021个土样、257个农产品样品的采集、制备和报送工作,摸清了焦作市主要农作物和土壤中铅、镉、铬、汞、砷的含量和分布范围,为当地开展污染源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李艳芬说这是自己最大的优点。今年7月,步入知天命之年的她转任市扶贫办副主任,分管金融扶贫、项目扶贫等领域。“我虽然是扶贫战线上的一名新兵,但决不当‘新手’。”她用了一周的时间,详细了解焦作市2018年全部700多个扶贫项目,琢磨各项扶贫政策。

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攻城拔寨的时候,留下的都是硬骨头。走村串户、调研摸底、解决疑难问题……上任4个月以来,李艳芬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就连8月份儿子结婚前一天,她都在村里忙碌着。

与记者匆匆道别后,李艳芬再次启程,前往下一个调研点。不一会儿,她在微信上给记者发来这样一段话——

“每当提到田野乡村,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名为《父亲》的油画,让我想起养育我的家乡和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它常常鞭策我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满腔热情,为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呕心沥血。我愿永远保持着一颗爱国为民的赤子初心,用我的真心付出,去换得农民的笑脸。”

—END—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绿扬

点击了解更多民进扶贫故事

记得点赞分享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