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动!三位一线医生会员的抗“疫”手记

民进网 2022-05-12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自上海疫情暴发以来,一批批医护人员同城战“疫”共同守护着这座城市。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司马斌、李凯、朱宏毅三位战斗在上海抗“疫”一线的民进会员,记录下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感受传递着医者的仁心和大爱为上海注入团结抗“疫”的不屈力量——


援沪错过孩子“人生第一步”,但无怨无悔讲述者:司马斌,民进会员、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医生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支援上海核酸应急采样队。

3月28日晚,接到紧急通知,我报名参加了杭州支援上海核酸采样机动队。随即整理了行李,迎着日出我们出发了。

司马斌在上海支援核酸采样。

3月29日10点到达上海第一站——华漕镇,大家简单吃了点东西,被有序被分配到各个点位。作为采样队的一员,虽然有着多次采样经验,但心里还是有点紧张,不仅仅是因为上海疫情严重,而是光靠勇敢我们不能战胜它,我们还需要冷静与专注,时时刻刻不忘防护要求。

当天我们完成任务回到隔离酒店已经是晚上7点了,终于吃上了热乎乎的晚饭。虽然感到身心疲惫,但是我们都坚持了下来。早出晚归,这也成了接下来在上海的日常。

4月1日,来到上海第二站闵行区莘庄,穿上“大白服”坐上接驳车来到采样点,又开始了一天的采样工作。虽然间隔休息期间我们队还支援了浙江省内嘉兴的采样工作,但是面对上海市民采样完后的“感谢杭州来支援”,一股干劲踊跃而来,直到一个人完成千人次采样。

转眼已过去一个多星期,原定5天的工作,随着疫情不断严峻,我们知道回去的日子可能还是得延期了。

4月7日,我被安排负责全杭州队的文案工作,就是每当有任务分派下来,需要第一时间打开地图研究各点位小区分布,协助卫健部门合理安排杭州各医院点位分配、出行时间、车辆等。有时候任务很紧急,半夜两三点下来任务,不仅需要熬夜,而且要快、准、细,每一次信息核对都需再三确认。直到等大家出发后,我也要及时关注各个群里的消息。

留守酒店的每一天也是很充实的,除了完成杭州援沪采样队的文案工作外,我还积极参与后勤保障工作。虽然不能与前线队友一起出发,但是分工不同,大家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为了早日控制住疫情。

援沪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妻子发来视频,告诉我孩子学会了走路,笑称“跟我援沪抗疫出发时走的那步子一样帅”,哈哈。虽然错过了小朋友人生中迈出的第一步,心中稍有遗憾,但是为了更重要的任务,无怨无悔。

这两天看到上海感染者的数据慢慢少下来,心里感到高兴,觉得我们的努力终将会迎来最终的胜利。



生死急诊室,“重新点燃生命的火光”!讲述者:李凯,民进会员、上海龙华医院消化科医生


4月11日,接龙华医院紧急通知,由于疫情吃紧,急诊医护人员极度紧缺,急诊病房告急,故向临床各科室征调具有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支援急诊工作。我和消化科主任费晓燕医生,内分泌科的连真医生、曾娟花医生共同承担起为期一周的急诊病房工作的重任。


此次疫情期间,急诊病房收治的无一例外是极危重症患者。病房里有几位肝硬化晚期伴大量腹水的患者,低蛋白血症,全身浮肿,少尿。在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后,病情未得到明显改善。看到患者腹大如鼓,端坐喘息,并发出痛苦地呻吟,我和费晓燕主任也焦急如焚。由于疫情的缘故,一些治疗手段无法进行。于是,我们各自调用自己的医疗资源,联系院内外肝病专家,电话会诊探讨并制定个性化救治方案,以最大限度控制病情进展,缓解患者痛苦。与此同时,我们四人相互配合,积极做好与非在院陪护患者家属的电话病情沟通工作。疫情导致的亲人相隔无法相见,那种焦急与不安,我们感同身受!

就在结束急诊工作最后一天的晚上,我和曾娟花医生又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患者是一位九十岁高龄的老先生,不幸患有肺癌晚期等多种危重症疾病。当晚十点三十分左右,患者突发极度呼吸困难,意识逐渐模糊。我和曾娟花医生迅速赶到病房,即刻进行床边抢救,并嘱护士进行拍背排痰。旁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用一双历经沧桑却满含泪花的眼睛,看着我们这些正在抢救她老伴的医生和护士们,突然用平静而细弱的声音说道:“我知道你们都是好人,我老伴这已经是第三次抢救了,我谢谢你们,尽力就好,我已经有心理准备了”。我眼睛有点湿润,瞬间又回归医生职业的理性,且必须理性!我现在无法承诺给她什么,我甚至必须要把最严重的情况告诉给她,我和我的白衣战友此刻能够做的就是争分夺秒的挽救生命。而她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

在经历了近一个小时的抢救后,老先生的氧饱和度终于平稳维持在95%左右,神志逐渐清楚,喘促呼吸困难改善,安稳入睡。

我想,这应该是爱、是执子之手与医者仁心、是医患的共情,重新点燃生命的火光。而急诊室的故事天天在发生,天天在上演,不曾中断一分一秒。

由于急诊病房高强度的特殊工作性质,加上年龄因素,我和费晓燕主任出现睡眠障碍,每晚需要思诺思方能入睡。而在值夜班期间,为了确保医疗安全,我们都不会服用助眠药,以免夜间出现紧急情况时,反应迟钝而耽误救治。这样的结果,就是第二天值班结束,一整天都是瘫软无力,疲惫至极。

“连花绽放燕凯旋”。就用隐含了我们四位医生名字的这句话结束这次急诊逆行之旅吧!



我们想要的是家人健康、好友平安、病人痊愈!讲述者:朱宏毅,民进会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


冷空气来了,终于可以让大家在这骄阳烈焰中喘口气了。 

今天(4月12日)是入舱的第一个夜班,白天的任务就是养精蓄锐。身体已基本无碍,恢复了七七八八了。下午4点多收到支援东院发热门诊的同事发来消息:蒋医生好像阳了,你和他关系好,关心一下?

立马操起电话拨通:哎!你中了?

蒋医生:消息传得那么快?

听他的口气我就放心了,还能调侃,说明问题不大。


蒋医生从3月28日东院闭环后连续工作至今,终于把自己干趴下了。接下去迎接他的是起码半个月的“带薪休假”。那么多年的劳模终于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了。依稀记得进闭环的时候,他自诩带上了Switch和6盘游戏卡,开心地去医院隔离了......

还算幸运,他和其他几个同事被转运到了我们这里,算是有个照应。这小子果然怕家人担心,直到一切安定后才告诉家人,夫人也是同道中人,很淡定:知道了,你就乖乖歇着吧。

除此之外,今天也是有好消息的,亲子病房的第一对患者顺利出院了。历时5天的治疗,开心地回家了,所有医护也为之一振,接下去应该会有更多的患者康复出院。

战“疫”还在继续!希望也在继续!我们更在继续!

第一批援外支援的护理部团队已经准备居家隔离了,7天之后她们将重新开赴战场,而这次将是本土作战,没想到她们仍旧毅然决然地选择继续上一线,真心为她们的这种精神赞叹!人美,心更美!

夜深,病房无殊,这是值班医生最大的幸福!躺着,大开着窗(保持工作区域空气流通),瑟瑟冷风夹杂着细雨,似又回到了初春的感觉,下意识的寒噤让人默默披上了棉外套,裹着,蜷缩着......值班无事,病人无事,那就是最幸福的。

我们的生活不该是这样苟且,孩子们的童年也不该如此无味单调,我们想要的是家人团聚,是家人健康!是好友平安,是病人痊愈!想要的太多了……还有世界和平!

END

来源:综合自上海民进、中国新闻网等报道


更多推荐

点赞、在看、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