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进基层】一位会员就是一张名片

2016-11-04 《民主》杂志编辑 开明视点




支部简介




民进江苏省南通通州区支部成立于2014年9月。现有会员21名,来自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经济等领域。其中,担任南通市体育局副局长、南通市人大代表各1名,担任通州区政协委员5名,有15人拥有中高级以上专业职称,是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2015年,支部被民进中央授予“民进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牵手架起社会服务之桥

 

             

民进江苏南通通州区支部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起点高、定位高,社会服务意识强,一位会员就是一张名片,一位会员就是社会服务工作的一个品牌。

“童声里的中国”就是源起通州并唱响全国的一个亮点。支部副主委张锋利用自身多年经营文化企业和从事青少年工作的优势,于2006年创办了“童声里的中国系列活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以童谣、童诗、童歌为载体,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去年由支部策划、张锋牵头刚刚建成的通州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已经承办了全国“首届儿童音乐优秀创作奖”颁奖及展演活动,这一奖项是迄今为止全国儿童音乐创作评选的最高奖项。同时,基地还成功举办了“新时代呼唤新儿歌”专家论坛。基地开放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迎来了全国各省市代表团28批1500多人次参观。


支部为亭西小学建立“牵手书屋”

善于发挥自身优势,解难事、办实事、做益事的会员在支部中还有很多,支部已经形成了一道民进基层组织“社会服务”的美丽风景。

年届50的会员王剑华在工作中不慎触高压电截去双臂和左小腿,致终身残疾,而他克服困难,改用口衔笔练习书法。经过20多年的勤学苦练,他成为闻名全国的口衔笔书法艺术家,其作品曾被外交部作为国礼赠送外宾。加入民进以来,王剑华坚持走进数十所中小学校园,为上万名中小学生现身说法,讲述身残志坚,励志创业的感人故事。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蓝印花布传承人曹晓峰,依靠所在学校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开设《蓝印花布》的校本课程。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开办与蓝印文化有关的社团,向青少年传授蓝印花布传统技艺。

海外学成归来的袁宏亮,在江苏通州区留学生创业园创办了沃太能源南通有限公司。他和他的创业团队自主研发出一种新能源储存及能量管理系统,让每个家庭拥有一个“绿色电厂”,实现家庭电力自产自用。

计划早、措施实、目标明、特色显,这是支部服务社会的工作要求。支部有决心也有信心,围绕“社会服务”这一主线,努力打造“牵手组合行动”品牌,让活动持久深入、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本文原载《民主》杂志2016年11期,作者张徐剑、何新军)


相关阅读



少年梦香

2015年11月30日,由民进南通市委主办的第二届励志教育校园文化行主题活动在崇川学校拉开帷幕。两千余名师生一起观看了一台大型音乐儿童剧,题目是《田梦儿》。

“桃花红,菜花黄,还有朗朗读书声,伴着泥土香……”伴着清新悠扬的笛声,序幕缓缓拉开。随着主人公田梦儿的经历:进城求学、调换座位、班级捐款、网吧围堵、爷爷失踪……同学们时而欢笑,时而紧张,时而跟着旋律轻轻哼唱。

等到谜团解开,到达剧情高潮时,场内观众心灵的闸门全部被打开了,感情的洪流奔涌而出。

“我是爷爷手中的宝,从来只会任性和撒娇,眼看着爷爷一天天变老,连一杯热茶都不曾倒。”

“我是奶奶手中的宝,她任劳任怨把我照料,我总是嫌她碍手碍脚,还对着奶奶大喊大叫。” ……

演员泪水不断,观众泣声连连,舞台上下,感恩之河奔涌流淌。有的孩子甚至捂着胸口,大声叫喊着爷爷奶奶,感动与感悟在他们的心间流淌。


《田梦儿》剧照

演出结束后,孩子们没有起身离去。他们与剧组演员交流,帮剧组装运道具。他们纷纷表达着他们激动的心情:“田梦儿太感动我了,我也要做美德少年。剧中的人和事,好像在我身边。”“大爱和大孝今天扎在我们心里了。”“梦想有多大,路就能走多远。”

《田梦儿》由南通民进会员、通州区文联副主席张锋制作,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出品,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华罗庚艺术团演出,江苏省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南通市委宣传部、“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共同承制。

说起这台剧的缘起,还要回溯到2013年。其时,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剧目《留守小孩》正在大江南北上演。作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推广人,张锋一直致力于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他便与金坛艺术团联系演出。谁想赶到常州,得知已经去了河北,等赶到河北,剧团却又去了天津……经过不懈努力,剧团终于应允到南通演出了三天,就又赶赴其他地区。

望着剧团飞驰远去的车队,张锋心里翻腾开了:“一部好剧呀,竟然产生如此大的魅力!”经过专题调查,他发现:当今我国儿童舞台剧正处于一种供需矛盾十分尴尬的局面。全国有近三亿少年儿童,巨大的潜在观众群使得儿童剧演出拥有广泛的前景。但每年产出的优秀儿童剧目却少得可怜。张锋的脑际升腾起一个全新的景象:用优秀儿童剧目铸造一座孩子的圣殿,那里有道德之美和艺术之光,充满着天籁之音和成长的欢乐。

多年对少年儿童领域的关注激发了张锋的灵感。他想起五年前参加“江苏省第一届美德少年十大标兵”张灿煊同学故事会时,那种充溢全场的感动。以及在阅读一、二届共200名美德少年的故事专辑《江苏省美德少年故事精选》时难以名状的心灵冲击。为此,他反复酝酿一个创新项目:如何将江苏美德少年故事演绎成一台好戏,奉献给全国亿万少年儿童。

经中国儿童剧名誉会长李若君热忱推荐,他拎着沉甸甸的十本《江苏美德少年故事集》前往北京,拜见了著名编剧薛梅、导演胡一飞。他们被一位年轻的少儿文化传播者的热切追寻深深打动,经过商讨,一口答应:以江苏美德少年为原型,以少年“中国梦”为主旨,创编一台儿童剧,给孩子们找到向真向上的榜样形象。

2015年7月1日,排练正式开始。张锋每天都在忙碌中,体验着初排的步步探索和点点感受。当排练到第三场时,一位学生演员在表演“感恩”唱段时发生了不协调的“卡壳”。是演员的功力问题,还是音乐本身的形象问题呢?要停下来重新塑造音乐形象吗?这可是个不小的再创工程。

暂停排练的日子里,演员们焦急,张锋比导演、团长更焦急,二十天里,他没有离开音乐创编团队一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的音乐创作终于成功。

9月26日,《田梦儿》在第三届江苏省美德少年颁奖仪式上首演。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副省长曹卫星与百名美德少年,及南京市少年儿童代表共600余人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王燕文部长登台与编导、演员一一握手慰问,充分肯定了此剧的构思立意与创作水平,对他们为少年儿童奉献出如此好作品表示感谢。在研究会上,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该剧情节跌宕、讲述动人、审美多重,是一部真正来自现实题材的精美创意作品,也是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有望成为“中国梦”教育的标杆性作品。

随后,《田梦儿》巡演在江海平原上展开。每到一处,感动、赞美如同潮水一般,绵绵不绝。连云港赣榆区的一位家长告诉我们:“多少年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好戏,让孩子一看就能接受的,一看就会终身难忘的,一生受到教育和鼓励。”宜兴的一位老艺术家说:“打动人的故事一件件,艺术设计新颖独特,通俗时尚的旋律,动感十足的舞蹈,美轮美奂的灯光,象征意味的舞美,演员们真挚而感人的表演,都深深吸引并启迪着我们每个人。《田梦儿》是高雅艺术的精品,是带给孩子的珍品!”

截至目前,《田梦儿》已在江苏、上海等地公演150余场,今年还将演出200余场。

“少年梦香,孩子梦甜,田梦儿的梦带着童心、带着乡情而放飞希望。”张锋说,“小观众们亲近可敬可学的榜样,融入爱与梦的境界里,好像就在自己的日常生活里。这是本剧最好的效应。”(何新军  徐锡斌)



活就要活出精彩人生

不久前,民进会员、著名无臂书法家王剑华为河北保定市满城镇中学一千多名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人生励志报告,讲述了他在失去双臂一腿之后,历经坎坷,不屈不挠地在中国书法艺术中执着追求、奋力拼搏的人生故事及心路历程。这是他从 2008 年参加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以来所作的第1022 场励志报告。全校师生目睹了王剑华以口衔笔,写下“纯朴、博识、明智、友爱”八个苍劲有力的隶体字时,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1984 年 6 月,在上海某建筑工地发生的变压器漏电事故中,19 岁的王剑华失去了双臂与左小腿。对于突如其来的打击,王剑华消沉了,绝望了,一度想要放弃生命。但在亲人和朋友的鼓励下,最终他还是坚强地挺了过来。

王剑华是个要强的人,虽然身有残疾,也不愿从此就沉溺在别人的照顾之中。他暗下决心,要活,就要好好地活,并且要活出乐趣,活出精彩人生。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将一道又一道的难题摆在王剑华的面前。他像个新生儿一样,走路、穿衣、吃饭……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摸索、重新适应。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无力安装假肢,王剑华就用一条腿跳着前行。有一次,在进家门的时候,被门槛绊了一下,他失去平衡,直直地摔了下去,脸部重重地撞在了地面上,顿时晕了过去。醒来之后也无法站起身,直到做完农活的父母回到家,才将他送到医院救治。这其中的艰难苦楚实在是不能诉其万一。可是,王剑华从来没有气馁,没有屈服,依靠单腿走南闯北。

在多年的摸索中,王剑华自制了一大堆的小工具。开锁的、上网的、刷牙的、拧毛巾的……如今的他,生活完全自理,穿衣脱袜、洗脸刷牙、做饭拖地,将家里整理得干干净净。王剑华还喜欢养花养草,他说:“每天看着这么多的绿色,感受它们蓬勃的气息,能给我很多生命的启迪、感悟和激励。”

凭着对生命的珍惜,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自 1985 年起,王剑华开始了他的衔笔书法艺术的跋涉之旅。嘴角磨破了,结痂;再破,又结痂。时间久了,嘴角那一块竟结出了老茧。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 20 多年刻苦磨练,他终于化茧成蝶,步入了书法艺术的殿堂,先后荣获全国第二届“洗笔泉”杯书法大赛(隶书)二等奖等奖项,成为全国著名的“无臂书法家”,屡有书法作品被行家收藏。民进江苏省委会副主委、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著名书画家高云认为,王剑华书法优点在于其“口书的拙、厚、实,尤其大篆,非常厚实”。

成名后的王剑华,对于自己艰辛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从不吝惜,而是有求必应。他把这些书法作品赠送给社区的老年人、孩子们和青年学生。他认为,这不仅是在展示自己的艺术,以书会友,更是表达他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与坚守,传递人生美好的祝愿和对青少年百折不挠、立志成长的期待。逢年过节,他为群众写春联、送条幅,把自己的艺术创作赠送给外国友人。求字的群众排着长队,更有甚者要求王剑华把书法写在素色衣服上以为纪念。王剑华说:“我非常感谢无数给予我关注和帮助的人,没有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我肯定走不到今天这一步。人要学会感恩,我想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把工作、事业做得更好,用更多的行动与作品回报社会。”他深知,大家如此欢迎他,不仅是因为喜欢他的书法艺术,更是被他勇于挑战命运的顽强精神所折服。

王剑华把自己的书法艺术与奋勇拼搏的人生精神向社会传播,不讲条件,哪怕是长途奔波。2008 年闻讯四川汶川地震,王剑华专程从江苏通州启程,不远千里来到灾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成为援助灾区的志愿者队伍中特殊的一员。在警安学院、在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治疗中心,王剑华不顾疲倦和身体的不适,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用自己面对困境、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故事,鼓励地震中受伤或失去亲人的群众振作起来,尽早走出心理阴影,重拾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一名失去左腿的学生方某对王剑华说:“您的经历让我看到了希望,我要向您学习,勇敢地面对不幸,坚强地活下去,学好本领,自食其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此,王剑华深有感触地说:“如果当初我自绝人生,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如今我坚强地活了下来,我要让很多人不想死。”

由于王剑华的感人事迹,2013 年,民进南通市委会打破常规,突破学历限制,吸收他为民进会员。在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定位后,王剑华的人生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如今,在民进各级组织的关心下,他更是活跃在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舞台上。2014 年,他积极参加民进江苏省委会彩虹行动和民进南通市委会励志教育校园文化行活动,南通、南京、宿迁,江苏、山东、河北……他奔波于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园,以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传递生命的坚韧与意志,教育学生要珍惜拥有、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听众无不为这位身残志坚的强者所折服,深深感受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真谛。

2013 年国庆前夕,江苏省民进、江苏省残联、江苏省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等单位联合在江苏南京主办了“无翅奋飞 · 口书传奇”个人书法展,共展出了王剑华的书法作品 100 余幅,其中用楷、隶、行、草、篆、魏 6 种字体联书的大型书法长卷长达 108 米。在展会现场,王剑华口书“自强不息”四个大字。他说:“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我们无法预料,难以逃避。只有顺变、坚持、奋斗,才会有胜利、收获、喜悦。我要通过衔书这一特殊的书法表现形式,诠释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生命意义,以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文原载《民主》杂志2015年8期,作者何志斌、何新军)



推荐阅读

G20峰会中的杭州因这位民进人的参与而更美

在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有个民进支部

走进北方之星:星光因爱璀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