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营改增”减税的收入分配效应

汪 昊 财政研究 2021-09-10

                            《财政研究》第10期


   内容提要: 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间接税性质,对于高达1万亿的营改增减税,居民几乎感受不到。如此大规模的减税究竟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有何影响?本文以间接税归宿的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对基尼系数、MT指数、累进性指数等重要指标进行测算与分解。研究显示,营改增后,居民平均税收负担下降1.63%,居民平均收入上升1.57%,消费品平均价格下降1.33%,但不同居民从中受益不同。营改增后,全国、城镇和农村的基尼系数均下降,收入分配得到改善。改革对收入分配产生一个不利的影响:增值税的累退性增加。但由于平均税率下降对收入分配的正效应,抵消了增值税累退性增加的不利影响,二者综合后收入分配得到改善,营改增后平均税率下降是收入分配得到改善的最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建议,中国应降低食品和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税率,这可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的累退性和平均税率,从而改善居民收入分配。

关键词: 营改增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可计算一般均衡(CGE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3-2878201610-0085-16

一、引 言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是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减税效果巨大。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截至2015年底,营改增已经累计减税6622亿元①;201651日,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推开,还将进一步减税5000亿元②。营改增也成为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最大规模的一项减税。

       关于减税的效应,社会普遍认同,全面推开营改增,是落实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政策,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目标。然而,社会对于减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却少有关注。如此大规模的减税,通过什么传导机制影响居民收入?对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影响如何?缩小还是恶化了收入分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回答,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有利于深化对此项重要改革效果的认识和评价,并从中发现问题和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然而,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均是间接税,由企业缴纳,居民对于营改增的减税效果甚至没有丝毫感觉。但这并不等于营改增不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相反,它表明营改增的收入分配效应更加隐蔽和复杂,更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性。目前,国内有关营改增的收入分配效应的研究并不多。葛玉御等(2015)研究认为,营改增后,城乡所有居民的收入水平均提高,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营改增改善了收入分配。孙正和张志超(2015)研究认为,营改增提高了居民和企业在国民收入中分配的份额,优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本文认为,所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并不能得出收入分配改善的结论,这是因为,如果高收入者获得的减税收益远大于低收入者,则该减税的效果不是使收入差距缩小,而是恶化了收入分配。因此,研究和测量营改增减税对不同居民相对收入变化的影响,才是回答其收入分配效应的关键。

       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需要回答三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一是营改增如何影响不同居民相对收入变化?二是如何对这一变化进行测算?三是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依据税收归宿的一般均衡理论。该理论由Harberger1962)建立,并通过Mieszkowski1967)、Musgrave1974)、McLure1975)等学者的深入研究而日益丰富。根据该理论分析框架,营改增对居民相对收入的影响机制如下:我国原有对服务业普遍课征营业税,该税的纳税人是提供服务的企业,其税基是服务的价格,包括增加值和成本。对服务业改征增值税后,一方面原有缴纳增值税的企业外购的服务被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从而降低其税基,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其实际税负下降,产生减税效果;另一方面,原有缴纳营业税的企业,改征增值税后,其税基仅为增加值,在名义增值税率合适的情况下,也产生减税效果。在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状态下,该减税会降低企业营业税和增值税负担。由于消费者、资本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才是最终的税收归宿,因此,税负降低的好处,通过如下两个途径传递给居民:一是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相对下降,居民相同收入的购买能力增加;二是资本和劳动力价格提高,居民来自于资本和劳动的收入提高。营改增对不同商品和服务价格,以及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变化的影响不同,这取决于市场中的各种供求因素。同时,由于居民的异质性,不同居民的收入和支出结构不同,价格变化对不同居民的收入和支出的影响不同,因此,不同居民从中获得的收益也不相同,从而产生收入分配效应。

       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依据居民收入分配测算原理。主要基于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税收累进性P指数、MT指数等指标及其测算方法。该测算方法由Musgrave & Thin1948)提出,使用税前和税后基尼系数的差值来测算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程度。此后,Kakwani19771984)、Plotnick1981)、Aronson & Lambert1994)、岳希明等(2012)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对MT指数进行分解,使收入分配效应的测算进一步细致深入。从国内外文献来看,通过统计数据可获得的居民收入数据均是课征商品劳务税的税后收入,而要将其中的商品劳务税剔除,并获得商品劳务税税前数据,通常基于一般均衡模型加以测算和剥离。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税前基尼系数,及税收累进性P指数和MT指标等。

       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依据收入分配效应的相关分解理论。通过对基尼系数、MT指数等收入分配指标的分解,可以将总体分配效应进一步分解为各影响因素。根据所研究的问题,本文对总体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如下四个方面的分解:一是分解为税收累进性、平均有效税率;二是分解为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分配效应;三是分解为城镇、农村和城乡收入差距;四是分解为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本文给出了各项分解的公式及其含义。通过这些分解及测算,本文进一步回答了营改增前后税收累进性、平均有效税率的变化,营业税和增值税各自收入分配功能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影响,以及营改增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等问题。

       本文的贡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上述理论基础上,通过构建中国多居民多部门的税收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使用投入产出表(2012)及相关数据,测算了营改增对我国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相对收入的影响,通过引入一次性总付税(Lump sum tax)和差别税收归宿方法,对商品劳务税进行剥离,测算出不同居民商品劳务税税前收入及营改增的收入分配效应。

       二是在各项收入分配指标测算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四个方面对其加以分解,以税负转嫁原理和CGE模型为基础,对其背后的原因加以探析,并对结果给出相应的解释。

       三是结合我国十三五时期税制改革和营改增,从降低增值税累退性和逐步降低增值税比重两个角度出发,提出降低生活必需品税率的改革建议,并对其收入分配效果进行了测算。


作者简介:

汪 昊,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感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与完善地方税体系研究”(项目号:14ZDA028)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房产税对地方经济影响的模拟研究”(项目号:13YJA790108)的资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