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财政研究》崔惠玉等|中期视野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思考

崔惠玉 周 伟 财政研究 2022-04-24


中期视野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思考


崔惠玉  周 伟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基于治理理念和强化公共支出管理的愿望,以美国为代表的OECD国家进行了更大规模的预算管理改革,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继续推行绩效预算并不断改进;二是向支出机构下放管理自主权;三是引入中期预算改革。以产出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改革与向支出机构下放管理自主权本来就是“异曲同工”,而加入中期预算改革的思路是否暗示了二者有着互为联动、互相促进的作用?考虑到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和构建中期预算框架是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将有助于整体改革目标的早日实现。

本文从中期预算与绩效预算的基本内涵入手,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一方面,中期预算和绩效预算两种预算管理模式都强调预算管理上的战略性和计划性,又同时以结果为导向,要求合理的控制支出规模。两种预算管理模式成功实施的关键技术条件也极为相似,如法律、财政收支预测技术、数据库建设、权责发生制会计体系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中期预算和绩效预算在实施的时间周期和预算管理的侧重点上又有所不同。基于追求目标的一致性和中期预算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中期预算可以为绩效预算提供一个具有约束性的、同时也十分实用的指标界定与时间框架。以中期预算作为基础性框架,可以使得绩效预算的实施更为有的放矢;甚至可以说,只有建立中期预算框架,才能有效地对政府预算实施绩效管理。进一步地,文章具体分析了中期预算与绩效预算相衔接的基本效应,认为在中期预算框架下实施绩效预算,不仅可以改善现有预算管理实践的不足,二者的良性互动还可以在财政支出规模控制、支出结构优化以及预算过程管理等方面发挥良好的契合效应和协同治理效应。

研究最后指出,鉴于中期预算与绩效预算之间存在的诸多共性以及二者共生存在产生的积极治理效应,探讨中期预算框架下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路径,对加快我国现代预算管理改革步伐、提升现代政府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首先,绩效预算编制要与中期财政规划的项目支出优先性相结合;其次,绩效目标的设定要与中期财政规划目标相结合;再者,要在中期预算框架下进行项目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最后,完善绩效评价和绩效结果反馈机制,建立中期问责制。





论文框架概览
点击看大图





作者简介:


崔惠玉,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周 伟,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财政视阈下学前教育政府供给机制创新研究”(15BGL04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9批特别资助(2016T90068)“基于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的中期预算制度构建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8批面上项目(2015M581034)“中期预算管理的理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全文刊发《财政研究》2020年第1期


----------






往期推荐

·刘尚希:关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推动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基本构想

·『财研撷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主题精选论文


----------

策划:邢    丽      

采编:于婧华     周广帅(实习)

(封面图片来源:https://www.fotor.com.cn)


                      


点击“阅读原文”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