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钱理群:关于知识分子的九句话

钱理群 新少数派 2020-11-03



前言


何为好老师?


这是北大钱理群教授对导师王瑶的回忆,读来言简易赅,感人至深。


不要急于求成


这是1978年我入学不久的师训:“不要急于发文章”。这和今天完全不一样,现在的体制下,不发表文章就麻烦了。先生说:“钱理群我知道你已经39岁了,年纪很大了,你急于想在学术界冒出来,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劝你要沉住气,我们北大有一个传统叫‘后发制人’。有些学者很年轻,很快就写出文章,一举成名,但是缺乏后劲,起点也就是终点,这是不足效法的。北大的传统是强调厚积薄发,有源源不断的后劲,这是真本事。”


有为有不为


第二次,是我研究生毕业,留校当先生助手的1981年,这又是我的人生关键时刻。王先生专门找我谈话:“钱理群,你现在留校了,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因为你在北大,机会非常多,但是诱惑也非常多,这个时候你头脑要清醒,要能抵挡住诱惑。很多人会约你写稿,要你做这样那样的有种种好处的事,你自己要想清楚,哪些文章你可以写,哪些文章你不可以写,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你要心里有数,你主要追求什么东西,然后牢牢地把握住,利用你的有利条件尽量做好,充分发挥。其他的事情你要抵挡住,不做或者少做,要学会拒绝。不然的话,在各种诱惑面前,你会晕头转向,看起来什么都做了,什么都得了,名声也很大,但最后算总账,你把最主要的、你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那时候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剧。”“要拒绝诱惑,牢牢地把握住自己要的东西。”这应该是王瑶先生对我最有分量的一个嘱咐,我一直到今天,还时时回味先生的这段话,始终坚持遵循先生的这一师训。这大概是可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的。


做学问不求全


在担任助手期间,先生对我的教诲反而不多。一次在闲聊的时候,王先生突然对我说:“钱理群,我跟你算一笔账。你说人一天有几个小时?”当时我就蒙了:老师怎么问我这么一道题?只得随口回答说:“24小时。”先生接着说:“记住啊,你一天只有24小时。你怎么支配这24小时,是个大问题。你这方面花时间多了,一定意味着另一方面花的时间就少了,有所得就必有所失,不可能样样求全。”秃头秃脑地讲了这一句,就不再说了。我就反复琢磨王瑶先生这句话,我觉得这是对前一句话的补充与延伸,他是在提醒我:你要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必须要有所付出,甚至有所牺牲。“不能样样求全。”后来我在给北大学生和北师大学生演讲的时候,转述了王先生的这一教诲,并且做了这样的发挥:“要做学问,着重于精神的追求,就必须把物质看淡,即所谓‘淡泊名利’,要超脱一点。这看起来是常识,但真要在物质诱惑面前毫不动心,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在我们这个越来越物质化和商业化的时代。说实话,王瑶先生的这一教诲的意义,我也是这些年经历了好多事、看了许多人的变化,才逐渐意识到的。”


自己选择,自己决定


这是王瑶先生逝世之前留下的遗训。当时形势非常紧张,大家都有点惶惶不安。王先生说:“你们不要瞻前顾后,受风吹草动的影响,要沉下来做自己的学问。”有人问:“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先生回答:“不要问别人你该怎么办,一切自己决定,一切自己选择。”说完这些话不久,王瑶先生就“走”了,留下我们这些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决定,一直走到现在。


5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


这是讲他自己的选择。有一天,王瑶先生突然对我说:“我现在老了,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垂死挣扎’,什么事也不做呢,又是‘坐以待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说着就哈哈大笑起来。我听了却为之一震,立即联想起鲁迅《野草》里的“死火”的两难:或者“烧完”,或者“冻灭”,而最后的选择也是:“那我就不如烧完!”后来,我在给学生讲《死火》的时候,转述了先生的这段话,并且作了这样的解释与发挥:“这其实是一个古老的人生的哲学问题:所谓‘冻灭’(‘坐以待毙’)就是‘无为之死’;所谓‘烧完’(‘垂死挣扎’)就是‘有为之死’”,“结果都是死,但过程不一样,就有不同价值,所要追求的就是生命过程中的价值”;“所谓‘与其冻灭(坐以待毙),不如烧完(垂死挣扎)’,所要选择的就是积极参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生态度”。现在,我也老了,也到了王瑶先生当年的年龄,对鲁迅的,也是王瑶先生的这一人生态度与选择,就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了:尽管明知是垂死挣扎,也要积极有为,这就是“反抗绝望”。


王瑶先生到八十年代,确实选择了不是做太多的事情,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选择我做他的助手,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钱理群,我让你做我的助手,你的任务是什么呢?现在的国家,你要不动,什么事不做,谁也不注意你,就把你忘了。你的任务,就是帮我晃来晃去,表示我王瑶的存在。”这个话我当时非常震惊,心里很悲凉,王先生看的太透了,太聪明了。我立即想起来,其实八十年代以后,很少做事的有两个重要的人,一个是王瑶,另一个就是钱钟书。像钱钟书,他基本是整理著作,写的很少。王瑶先生也看得太清楚了。像得后先生说的,王瑶先生说,“你一定搞清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对这个“不能做什么”看得太透了。我在他身边强烈地感觉到,他对现代文学学科的绝望。所以,有人说王瑶,“王瑶与其说是北大的,不如说是清华的”。我还想补一句,还有人说,“王瑶是古典(文学)的,不是现代(文学)的”。因为他觉得,对现代文学的研究不能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所以他觉得现代文学不可能真的有大的发展,真正有作为的可能是古典。但是,他又回不到古典,他看得太透,因此就确实非常绝望,但是他又反叛绝望,所以我们不能太夸大他内心的绝望,他总体来看还是积极有为的,积极去做他许多能做的事情。那么就真正体现了鲁迅的精神,“反抗绝望”,既看清楚了一切,但还是努力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何为知识分子?


先生说;“知识分子,他首先要有知识,其次,他是分子。所谓分子,就是有独立性,否则分子不独立,知识也会变质。”——关于“什么是知识分子”,有过无数的讨论和争论,王瑶先生寥寥数语,就讲清楚了。


二道贩子


王瑶先生突然跟我谈起当代的一些知识分子的表现来。这是很少有的,王先生一般不在学生面前去褒贬什么人,因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理解,王先生并不在意于具体的褒贬,而是借此概括知识分子的某种典型。让我终身难忘的,是两个概括。


王先生说,某些知识分子看起来很博学,谈古说外,其实都是“二道贩子”:对外国人贩卖中国货,又向中国人贩卖外国货,贩卖而已。这是一种知识分子。


注:想起了各著名大学的商学院,那么多头脑聪明者翻译了国外的一二本书,就混成了商学院的院长。



社会活动家


王瑶先生又说,还有一些知识分子,很聪明,开始也用功,在学术上确实作出一些成绩,取得了一定的学术地位。然后,就吃老本,不再做学问了。而是到处开会、演说、发言、表态,以最大限度地博取名声,取得政治、经济的好处,这就成了“社会活动家”了。但也还是打着“学者”的旗号,这个时候,学术就不再是学术,而成了资本了。当年的研究,不过是一种投资,现在就要获取最大的利息了。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这样的“二道贩子”,这样的“社会活动家型的学者”,恐怕是越来越多了,我因此不能不感佩于王先生的“毒眼”和远见。同时也时时警戒自己:不要做这样的“伪学者”。


注:知识人用知识挣钱,天经地义。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迎合还是独立,这是区分真伪学者的关键。


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


这句话现在已经几乎是社会流行语了:“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这句话是王先生先在私下里和学生、朋友说,后来在政协会上一说,就传开了。一直到今天,人们说起知识分子的处境与选择,也总要提起这句话,王先生确实把体制下,知识分子言说的尴尬、无奈和顽强坚守,说透了,而且用的又是“王瑶式”的表达方式。有意思的是,今天人们提起这句名言,已经完全忘记了发明者是王瑶。我由此想到,我们这些学者、教师,一辈子说了无数的话,没人记得住,但是王瑶先生这样一句话就在社会流传,经久不息,大概是很少见的。


后记


好老师应该什么样?


当然是培养人材,培养优秀的人材。所谓人材,按照通识教育的说法,就是先成人后成材。不成人就成材,就成了歪材,歪材对社会建设是破坏性的。同样是北大,记得有位教授牛气哄哄地声称:“四十岁没有四千万,别来见我。”努力挣钱是好事,但把挣钱能力作为高等教育的关键指标,笑贫不笑娼,这也算是全球高等教育界的创举了。其实回顾一下国学传统,倒也没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教授不过是把传统的实用主义进行了彻底量化,推向了一个新高峰。


王瑶先生的九句话,并不是非常高深的道理,但正是这么平淡的句子,却是王先生自身人品人格的印照。在人生的关键时刻,能够得到老师的指点和引导,这实在是学生的幸事,正所谓薪火相传。回顾我自己的平凡求学路,也是有很多优秀的老师作引路人,小学班主任钱老师对我无私的关心,初中政治华老师叮嘱我不要贪玩,英语崔老师用无比的热情感染着我,还有张教师、孙老师......


关于教师这个职业,其实不必要抬到某个道德高地,谈什么“蜡烛成灰”和“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首先是普通人,需要解决生存和温饱的问题。确保教育从业者的收入在社会平均之上,这是文明社会最起码应该做到的。同时,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庞大群体中肯定有奉献者和优秀者,也有猥琐者和堕落者,我们在祝愿那些在本职岗位上认真付出的老师们健康快乐的时候,也不妨送那些反面人物一些咒语。


上文关于王瑶老师的回忆,钱理群先生说了九句,其实他一共总结了十四句话。钱先生说还有五句不能公开,不知道这五句说了什么?希望能早日知晓答案。


来源:历史之瞳
本文选编自《王瑶与现代中国学术》,陈平原 编



-版权声明-


图文仅供思考与交流,感谢作者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小编处理。(联系、交流、合作请加编者微信:ding00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