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重庆如何探路?

周振超 朱永涵 重庆瞭望
2024-09-08
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明确要重点打造“六个区”,其中一个便是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

作为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等“超大”特质于一体。如何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实现超大城市“善治”“智治”“共治”,探索具有地方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超大城市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载体,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在笔者看来,要让超大城市治理变得更智慧、更高效、更精准,需要重点处理好“大与小”“当前与长远”和“发展与安全”三对关系。

▲5月2日,解放碑步行街吸引众多市民与游客。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一、“大与小”的关系:“抓大放小”与“以小见大”

看“家底”,重庆是一座面积达8.2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400万的超大规模城市,其治理无疑是一项“粗中有细、大小结合”的复杂工程。

面对治理负荷重、事务繁多复杂、环境污染、热岛效应、自然灾害和一系列民生难点、基层痛点,超大城市治理要把握好大与小的辩证法。既要体现“大”的特点,也要反映“小”的要求,使得城市的“面子”与“里子”实现统一。

“大”是超大城市治理的“四梁八柱”,着力点在于构建体制机制性的治理框架;“小”是超大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重点是切实解决城市生活、生产、生态所面临的碎片化、具体化问题,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从大城大治到精准细治,从大处着眼的系统集成到“针灸式”的微创微雕,大与小的结合考验治理智慧。

大有大的好处。要遵循抓大放小的基本准则,从完善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体系建设,抓好“城市大脑”智能中枢运作,推进城市综合治理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入手,打好组合拳,强化数字赋能,打通城市治理“主动脉”,解决城市治理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小有小的特色。要遵照以小见大的基本方法,迭代超大城市治理数字底座和夯实网格化这一基层治理底座,细微之处见真章,找准“小切口”、做优“大服务”,对照重点领域细分跑道,在交通保畅、民生实事、宜居安居等方面细抓落实,有效推动多跨协同工作落实落地,畅通城市治理“微循环”,提升城市基层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大小结合”是治理的艺术。超大城市治理要有大气魄、大格局,有能力管控“大流量”,又需要注重“微治理”,在意每个方寸之间,精细到每一条街、每一条巷、每一个社区、每一件事,以小见大,决不能统而笼之。

九龙坡区民主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后更加宜居宜游。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二、“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利当前与惠长远

超大城市治理的重点在于把“治”与“理”充分结合起来,既要“整治”,解决好当前矛盾,更要“调理”,促进城市长远发展。

当前与长远并非一道单选题,决不能厚此薄彼。若只是一味注重当前,则将会导致治理的“短视化”,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将一众资源倾力投入,甚至透支未来。比如,不考虑长远容易造成道路、桥梁、建筑等错误规划,同时也引发水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城市环境问题,造成巨大浪费。

同理,若只是一味好高骛远,不注重解决当下城市治理与发展中的问题,则会使问题日积月累,不仅影响当代城市居民的幸福生活,更是给未来的长治久安埋下隐患。

超大城市治理要遵循利当前、惠长远的治理思路。既要专注当下,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城市治理与发展中的各类疑难杂症,又要立足长远,体系化推进,做好长期发展规划与空间布局,避免治理的“短视化”,凸显治理的“可持续”。

比如,要密切关注当前城市居民的居住体验、生活体验、环境体验、出行体验、精神文化活动体验等,紧扣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供水、供电、停车等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切实解决城市街巷、交通废气、园林绿化、市容卫生等环境问题,把提升居民满意度作为当前城市治理的重要标准。

比如,要从长远出发,做好城市长期发展规划与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老旧小区改造等事项。结合城市长远发展需要,按照“精、特、新”要求,开展高水平空间规划和专项,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使得城市治理不仅造福当代,更惠利千秋。

对超大城市治理而言,当前和长远,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当前是前提基础,长远是愿景蓝图,统筹协调好二者间的关系,才能做到超大城市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5月28日,重庆东站,钢结构屋顶完工。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三、“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促发展与保安全

发展与安全,是城市治理的一体两面。发展与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确保城市在日常情况下高效运行、极端情况下安全运行。

超大城市具有人口高度聚集、拓扑构架复杂、要素高速流通、影响关联叠加等特点,衍生出大气污染、垃圾乱扔乱放等环境问题,同时在治安、灾害等方面存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可能,导致“大城市病”难题。如果预防准备缺失,研判处置不当,超大城市公共安全形势将带来远超预期的冲击。

面对这些问题,若片面强调安全,则容易在发展上不作为、懒作为;若只强调发展,往往容易引发重大安全责任事件,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把握处理好超大城市治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需要担当起抓发展与促安全的双重职责,不能顾此失彼。

抓发展不能忘记安全,保安全不是不要发展。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用系统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兼顾多元需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构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

比如,要加快提升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战能力,以“线上场景监测+线下数据管控”实现风险全监测和细管控,加强统分结合、防救协同、上下联动,提升城市治理敏捷度。

城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关系千家万户,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做好预案、精准管控、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各类事态,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让超大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作者分别系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责编丨程正龙
责校丨郑钰潇 王祥
审核丨刘海涛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10次“改革”里的坚定决心

● 今天,向科技工作者致敬

● 高薪聘任制公务员为何引发争议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