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惩治教师性骚扰,不唯快与慢

严平 重庆瞭望
2024-09-08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对性骚扰事件的处理,堪称典范。

7月21日晚,该校一名博士生发微博举报自己的导师性骚扰,学校22日查明后,对失德教师开除党籍、撤销职称、解除聘用关系。学校雷厉风行、果断决绝的行动,在社交媒体上获得网友们的广泛点赞。后续,警方也介入其中。

校方和警方在调查流程和处理节奏上的“丝滑衔接”,不仅让人感受到正义实现的流畅,也让那些受到性骚扰的女生们,有了更多站出来的勇气。

不过,人们对于高校性骚扰事件处理的期待,绝不能只停留在处置速度的快与慢上,而更应该敦促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反思流程与制度的松与紧,明确高校性骚扰劣行的罪与罚。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情况通报。/中国人民大学官方微博

近些年,高校女生举报导师性骚扰的事件屡有发生。然而,这样严肃且严重的指控,却常常在舆论间呈现出八卦化的倾向。围观吃瓜、讨论臆测、坐等反转……当事人鼓起勇气保护自己,却往往陷入被消费甚至被羞辱的境地。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网络环境的特性和网友们的围观心态,更重要的还是处理过程的含糊。这些女生的举报,无论是事实还是诬陷,校方理应郑重对待,因为这涉及到学生、老师和高校的声誉。

现实中,在“家丑不外扬”的奇怪脑回路驱使下,一些高校对性骚扰举报往往选择“冷处理”,即便进行笼统模糊的回应,看上去也只是为了降低舆论热度。并且往往在舆情止息后便再无下文,成为“烂尾”的“糊涂账”。

回应的躲躲闪闪,调查的拖拖拉拉,结论的模模糊糊,使得原本孤立的高校性骚扰事件,往往把教师群体形象和高校形象“拉下水”,被动承受本不该有的污名。只因个别教授失德,教授群体就被贴上“叫兽”标签,这对于大多数一心治学、专心育人的教师们来说,可谓是无妄之灾。

高校对性骚扰事件的暧昧和闪躲,制造了真相的含混与模糊,也助长了那些隐藏在教师队伍中的失德者的有恃无恐。这种吊诡的现实,对于作恶者而言,更像是变相的纵容和怂恿;而对于受害者而言,则增加了更多绝望和恐惧。

▲治校园性骚扰,莫只等“网上举报”。刘志永 作/台海网

高校性骚扰,不应在模糊的态度中,成为附着于纯洁教育肌体上的一块烂疮。如果不能建立反性骚扰机制,那么萦绕在学生们头上的性骚扰阴霾注定无法消除,那些利用异变的权力侵犯和剥削学生的失德教师们,也很难被甄别并清除出教师队伍。

缺少严密的校园反性骚扰机制,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不仅是学生,更是教师群体和高校的形象声誉,以及法律的公信威严。让作恶者付出代价,这不仅是朴素的正义观念,更是制度和法律的使命所在。任由性骚扰的阴影存在于校园,无疑是制度的缺位。

教师性骚扰学生,不仅是严重德师德师风问题,更是严肃的违法行为。高校乃至社会如果只将校园性骚扰问题视为道德命题,而未意识到它的本质是违法行为,那必然导致道德和法律底线的双重失守。只有建立严密的干预机制,失德教师才不能躲藏在教师形象的“画皮”之下。

因此,当我们在讨论中国人民大学处理王某某性骚扰事件时,目光不应该仅仅盯在处理的速度上,更应该清醒地去审视:复盘这次事件的处理过程,是否可以梳理出一套反校园性骚扰的严密机制,不仅体现程序上的高效,更能在结果上实现普遍的正义性。

有了可复制的、成熟的反校园性骚扰机制,无论在哪所学校,学生们在遭遇性骚扰时,都不必担心校方会不会为自己主持公道,法律会不会还自已正义。

▲师德建设。程硕 作/新华网 

能够惩治校园性骚扰的只有严密的制度,能够保护学生们的唯有公正的法律。中国人民大学此次对校园性骚扰的快速处置,当然值得点赞,不过正义的实现,却不能只靠高校的“零容忍”态度,而应该是“零容忍”的机制。

只有建立起可靠的投诉举报通道、严格的调查程序、严密的反校园性骚扰机制,学生们才能最终免于被失德教师性骚扰的恐惧,遭遇性骚扰后才能找到信任可靠的救济路径。如此,高校及教师群体的声誉和形象,也才能得到持久呵护。

因此,对高校性骚扰“零容忍”,不仅需要高校等相关单位雷厉风行的态度,更应转化为普遍守护学生们的制度。只有刚性的制度和程序严密的机制,才能让校园性骚扰问题从道德纠缠回归到法治轨道。

有了法律的支撑和制度的依靠,学生自然就有了勇气和底气,披着教师外衣的作恶者也就失去了躲藏的空间。


责编丨王祥
责校丨程正龙 伏一晨 实习生 李青霖 魏子怡
审核丨刘海涛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这场“硬仗”,重庆如何打好下半场?

●  掼蛋之风,真有损企业家精神?

●  7个关键词,看重庆怎样落实三中全会精神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