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为情绪价值买过单吗

李青霖 王祥 重庆瞭望
2024-09-08

有人买书,有人买衣,有人买车,如今更有人买情绪价值。近年来,电商平台上一些稀奇古怪的虚拟情绪产品开始吸引年轻人纷纷“剁手”。


比如,0.72元可以购买一份“一年内脱单”,1.5元可以购买一份“实现10个亿小目标”,0.01元可以购买一份“让人生重开回到过去”……这些虚拟情绪产品,有可能是一个简短的笑话、一段治愈的文字、一句温暖的语音,甚至是一场虚拟的陪伴,大多以数字化形式存在。


它们看似无厘头,却有着惊人的销量。某店铺的一件“高学历树洞”产品,月销量超过10万件;一家专卖虚拟情绪产品的9年"老店”,产品月销售量超3万件,复购率达55%。


虚拟情绪产品背后折射出的,是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追求情绪价值。那么,当下的年轻人为何乐于为情绪买单?“情绪买卖”繁荣的背后又反映出哪些现实问题?


▲电商平台上售卖的“好运喷雾”。/重庆瞭望截图

情绪价值一词何时出现,至今仍没有明确定论,不过在2001年,美国爱达荷大学商学院杰弗里·贝利(Jeffrey J. Bailey)教授将其定义为顾客感知的情绪收益和情绪成本之间的差值。2023年,《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2023年十大流行语”中,情绪价值位列其中。


人都是有情绪的,追求情绪价值是为了让自己更舒服,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曾留下追求情绪价值的“高光时刻”。比如,诗人孟郊在46岁进士及第后,脱口而出“春风得意马蹄疾”;苏轼在密州任上,以“老夫聊发少年狂”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与名人相比,普通人追求情绪价值或许没有那么“高大上”,但仍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像考试差一分就能及格的懊恼,旅行照片被疯狂点赞的开心,发出简历后收到面试通知的兴奋,做的饭菜得到家人认可等等,都是人们对周边环境的真实感知与表达。


当下,许多年轻人“任性”,他们在“我想要什么”中追求情绪价值。面对公司的大肆压榨,他们敢于整顿职场;面对总想“教人做事”的前辈,他们“任性”开怼;当各种压力交织,他们又能抛却诸多顾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当我们揭开“任性”的表象,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年轻人,会发现他们已经放弃了“我应该做什么”的传统思维,转而在“我想要什么”的路上疯狂奔跑,且很多“显眼包”们已实现了情绪价值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统一。


▲铲除“蕉绿”。何姗姗 绘/合肥在线

情绪不会凭空产生,它是时代的产物、现实生活的产物。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购买虚拟情绪产品,当他们不断在稳定与“发疯”中“反复横跳”,背后所折射出的现实问题,就值得我们正视与关注。


身处大时代,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时常因压力“破防”。笔者一位同学因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焦虑,于是她花0.45元买了“情绪垃圾桶”服务,最后在客服的安慰与沟通中平复了心情。现实生活中,学习的困难、工作的坎坷、家人的冷漠、朋友的嘲笑,甚至是加班后不期而遇的一场暴雨,都会让年轻人瞬间“破防”。


但平心而论,身处时代洪流之下,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自然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才能站在与前辈同样的高度。所以,当各种压力接踵而至——投出的简历杳无音讯,熬夜做出的方案被全盘否定,上香问佛被批评不上进,“破防”就在所难免。


自我价值感缺失,年轻人想在追求情绪中找到共鸣。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后,会开始追求更高级的心理需求,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2023—2024心理健康及行业人群洞察报告》却显示,焦虑、无意义感、抑郁正成为大众的显著心理问题。


这从年轻人的一些“整活”中也能窥见一二。他们把“焦绿香蕉、动感光菠、放青松”等创意绿植作为“上班搭子”,他们把多巴胺穿搭、美拉德穿搭作为“穿搭指南”。揭开花样的表层,年轻人是想在这种情绪中找到自我价值,让自己更有存在感。


物质条件改善让年轻人想要“松弛感”,不想一条道走到黑。2022年,咨询机构英敏特预测,“松弛生活”是未来五年影响全球消费市场的五大趋势之一。这些似乎从侧面印证了一个趋势:物质条件改善的当代年轻人,已不止于解决温饱,更希望活得舒适松弛。


所以,他们烦躁时去寺庙“进修”,闲暇时去听一场演唱会,倦怠时冲进青年养老院,挑战自我时又可以选择夜爬华山……每一次情绪下的“任性”,都反映出年轻人不愿意委屈自己,而是想在自我价值判断下活出自我,不再慌不择路,而是闲庭信步,走走停停。


图书《积极情绪的力量》。/重庆瞭望截图

对情绪价值的追求,让当代年轻人的情感更容易自愈。正如《积极情绪的力量》中所说:“我们并不是因为生活圆满、身体健康才感受到积极情绪的,而是由衷的积极情绪创造了圆满与健康的生活。”


所以,对待年轻人追求情绪价值,我们也不妨给予宽容。


理解年轻人“发疯”的苦衷,别轻易贴上标签。今年的各个社交平台上,“年轻人重启人生”的相关话题持续火热,许多年轻人开始“重新养自己一遍”,并对“YOLO”(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他们可以毫无违和感地坐上商场里的“小火车”,也可以“青春没有售价,硬座直达拉萨”,更可以在“盲盒相亲”里寻找爱情。


但不论何种形式的“发疯”,都是情绪积累下的短暂表现,在更多时候,年轻人活出了与前辈们同样精彩的人生。他们捐献器官救治他人,面临突发山火敢做逆行的勇士,在竞技场上打破着人类极限。社会不妨对年轻人宽容一点,让青春的“子弹”多飞一会儿,别着急下结论,别着急贴标签。


正视年轻人“发疯”的心理,心理健康不可忽视。年轻人的“发疯”,有些是短暂的情绪自嘲,但不否认,这背后也有心理健康因素存在。《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就显示,青年为抑郁的高风险群体,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


可这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精神病学》8月1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10岁至24岁人群中,心理疾病至少占到总体疾病的45%,但全球卫生预算中只有2%用于心理健康照护。当下,不少年轻人把剧综片段当作“电子布洛芬”,从而缓解心理疼痛、获得心理舒缓,正是其表现之一。


要包容年轻人的情绪“发疯”,也要警惕价值滥用。近年来,社会对年轻人的情绪越来越多进行保护和疏导。比如,网信管理部门开展的多次“清朗行动”中,都有对自媒体渲染焦虑情绪的治理;各地政府也在加大措施出台力度,解决年轻人的就业焦虑;一些学校,更是花费真金白银配备了心理健康师资和硬件。


但就像虚拟情绪产品一样,它虽然让一些年轻人获得情感自愈,相应问题也应警惕。比如,虚拟情绪产品种类正无限扩张,已呈现出万物皆可虚拟和售卖的趋势,若不加强监管,容易滋生出色情、血腥、暴力等问题。又比如,商品价值几何完全由商家自己说了算,长此以往,容易在让年轻人“上瘾”后进行大肆收割。


清华大学教授彭凯平认为,情绪价值实际上是积极的情绪体验。当时代列车飞速而来,我们应当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多一些理解,可以从他们放荡不羁、又“刚”又“菜”、特立独行的情绪中,看到更多问题,提供更多解法,让更好的外在环境,激活年轻人心中的“小确幸”和“小欣慰”,让他们心理更平衡、生活更有序、创造更惊人。



责编丨程正龙
责校丨郑钰潇 伏一晨
审核丨刘海涛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三中全会后,重庆这个领域动作频频

● 这届年轻人为何钟情极简婚礼

● “干垮一个企业太简单”背后的心态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