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欺凌,怎么治?如何防?

伏一晨 重庆瞭望
2024-09-08

校园欺凌,不仅是成长之痛,也是社会之痛。


近来,一系列防治校园欺凌的措施正在加快推进:4月26日,教育部会同多个部门部署深入实施学生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对所有中小学开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5月14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将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提出基础教育领域12个“严禁”,其中2项涉及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为何频发?防治校园欺凌,究竟难在哪里?对于校园欺凌这个老大难问题该如何下巧力、出真招?今天,不妨让我们聚焦校园欺凌这个“隐秘的角落”。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重庆瞭望截图什么是校园欺凌?@重庆瞭望 对此访谈了多位教育专家。专家们认为,校园欺凌的本质不只是表面上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的行为,更是校园中深层次不平等的人际关系。

由于校园不平等人际关系可能以任何形式,存在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群体中,这为防治校园欺凌带来了诸多挑战。

形式更加隐匿,伤害却更加直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研披露,有53.5%的受访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其中有13.2%遭到暴力或威胁,大部分孩子遭遇的是诸如东西被偷、被孤立、被辱骂取笑这样的非暴力欺凌。华中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同样显示,校园欺凌中的语言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与肢体欺凌一样高发,甚至持续时间更长、影响更甚。

尤其处在互联网时代,校园欺凌行为更加容易从上下学路上、厕所、寝室内等线下场景,蔓延到班级群、同学群等线上空间。这让校园欺凌更加难以识别,也让受害者面对欺凌时避无可避、加深创伤。

冲突更加容易升级与转化。为什么欺凌常常起源于小事,却酿成大错?这与欺凌中的权力关系密切相关。实际上,欺凌事件中,欺凌者、被欺凌者与旁观者这三种身份看似恒定,实则经常转换,让校园欺凌趋向失控。

在一些校园欺凌案例中,旁观者会迫于群体压力或顾及所谓“兄弟义气”而转为欺凌者;一些被欺凌者也可能因为“跌面子”“咽不下气”等原因,纠集更多人展开“反欺凌”“再欺凌”……一起欺凌牵扯出一系列欺凌,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取证难、追责难等问题更加突出。为什么校园欺凌极端事件让大众愤懑不已?这往往是因为伤害已经发生,但惩戒还未到来。现实中,许多校园欺凌事件跨越时间长,客观上存在定性难、取证难等问题。同时,对于身心发育尚不健全的未成年人做出的违法犯罪行为,更要依法依规,仔细研判。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校园欺凌“起底式”大排查提出,要强化教育惩戒举措,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在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法学博士李思看来,这表明相关职能部门对于社会关切的重视,相信国家会针对校园欺凌取证难、追责难、维权难等问题出台更加完善的制度,让惩治校园欺凌有法可依。

▲璧山区高新中学,“树洞口袋”工作室的民警收取学生来信。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一书提到:“射杀鳄鱼并不能解除沼泽里的隐患,需要做的是改造沼泽。”校园欺凌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概率事件,相反,正是因为外部环境存在一系列漏洞,才让校园欺凌得以滋生,让防治难上加难。

比如,校园管理机制失灵。学校往往是校园欺凌发生的第一现场,也是治理校园欺凌的第一阵地。但现实中,一些学校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日常管理失序、安全底线失守。

有的学校面对校园欺凌“以恶小而不为”,追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批评的决不处罚,能处罚的决不请回家,助长了欺凌者的气焰。

有的学校只重智育不重德育,思想品德课如蜻蜓点水、有量无质,校风校纪不正,让欺凌有了生根的土壤。

有的学校即便配备了心理老师,但很难做到“专人专用”,心理老师或背上行政任务,或成为教务安排中的“隐形人”,与学生的沟通频率较低,一些欺凌的苗头难以被及时发现,错过了最佳介入时期。

又如,家庭教育失范。一项研究表明,校园欺凌的悲剧性是双向的,没有任何一方是胜利者。许多被欺凌者与欺凌者的家庭相似,普遍缺少温情、关爱,这让孩子难以悦纳自己,因而变得乖张暴戾或懦弱忍让。

同时,不少校园欺凌发生在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儿童身上,他们难以获得足够的情感支持和社会认可,在心理上往往背负沉重的负担,进而造成行为上的越轨。

再如,社会主体间彼此“失联”。防范校园欺凌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各社会主体间却常常没能形成合力。有的学校顾及声誉,在发生欺凌事件后不敢上报;有的职能部门在防治校园欺凌方面方法不多,鲜少走进校园,没法针对学生群体提供有力支持;许多家长习惯于当“甩手掌柜”,甚至发现欺凌也认为是“小打小闹”或“一个巴掌拍不响”……

重庆市京师实验学校总校副校长、高中部校长冉启兵认为,校园欺凌是校园安全的底线、红线、高压线。围绕防治校园欺凌,校家社三方必须从松散、偶然的沟通合作走向制度化协作,才能真正为学生撑起有效的保护伞。

▲“莎姐”检察官进校园宣讲法律知识。记者 李志峰 摄/视觉重庆学会未雨绸缪,远比亡羊补牢更加重要。那么,对于校园欺凌这个老大难问题该如何下巧力、出真招?

比起加大力度,更要拿出制度。可以预见,教育部一系列的“组合拳”会让全国中小学在一段时间内对欺凌提高关注、加大力度。但比起短暂的“雷霆手段”,建立长效化、可操作的制度显得尤为关键。

重庆巴蜀常春藤学校心理教师王熙婷认为,学校对校园欺凌是否重视的关键不在于一段时间的“严打”“严控”“严防”,而在于是否开展了相应的宣传活动,是否总结了应对欺凌的预案备案,是否形成了健全的责任追究机制等。

此外,在实践中使用针对校园欺凌的惩戒权时,也需要注意尺度。李思表示,校园欺凌与社会犯罪不能直接画等号,围绕其进行的惩戒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防治欺凌不能只求结果,更要平视孩子需要。很多时候,欺凌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孩子缺乏同理心,但欺凌升级的原因,往往是成年人缺乏对孩子的共情。

不难发现,不少欺凌产生于学生间追星、交友、情感萌芽、性格不合等成年人不以为然的“小事”,因而不被重视。同时,许多孩子之所以遭遇欺凌后选择沉默,也并非懦弱,而是因为他们不认为能得到成年人的信任和理解,无法转学也无法逃避,故而宁愿忍让也不向大人坦白。只有正视孩子们的心理诉求,站在与他们相同的高度去思考,才能让防治欺凌真正落到实处。

不让关注点走偏,正视校园欺凌。校园欺凌受到舆论关注,是因为大众对弱小有关怀与善意,但决不能让这样的关注被带偏,让治理校园欺凌变成“以暴制暴”。

比如,对于极端校园欺凌案件的审判,不仅要成为对失足未成年人惩戒处罚的公堂,更应作为挽救教育的课堂,在处罚上坚持“宽容但不纵容”。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性冷静地将失足未成年人的施暴行为拎出来仔细分析,看到背后家庭教育、学校管理、社会氛围等方面是否存在不足,让血的教训能真正被记住,并作用于更多欺凌行为的防范、纠偏、矫正,最大程度织密校园欺凌防护网。

说到底,防治校园欺凌,保护“少年的你”,制度再多都不嫌多,关心再早都不嫌早。只有各方都参与进来,合力防治校园欺凌,才能让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


责编丨程正龙
责校丨郑钰潇 王祥
审核丨王方杰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

● 珍惜生命是一种责任

● 求职观念分歧如何化解?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