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和轩 | 我们应该把自己当作一个人来看,而不是一个小语种人

张和轩 后小语种时代 2024-07-01

张和轩,现为广外波兰语系讲师,2019-2022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日前,张老师参与了一期关于小语种学科发展的播客录制,谈到了最近十年国内大学小语种专业发展现状、学生的心态管理和青年教师面临的困境等问题。现在将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1


Q: 如何去广外成为老师的?

整个2010年代的一带一路背景下,包括广外在内的全国各个外国语大学都开始疯狂的开设小语种专业,爆发式的需求增长。但原有市场上师资不够,因为已有的毕业生有的毕业就转行,用本专业工作的往往工作稳定不想换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常见的是招那几年的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己带出来的最初一两届毕业生留校任教。这是很多大学解决师资匮乏的一个主要手段,其中也包括广外。不只是我们专业,全国范围内,在这一段时间内,开设的各种各样的小语种专业,几乎都是这个情形


当然也是福利了,我们这一波小语种专业井喷式增长的时候,我们这些人就所谓的率先上岸了。我们这些吃到红利的人聚在一起有时候也会聊,这么开设下去后,最大受益者可能也就是我们这些率先上岸的能当教师的人。


但广大的投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也许前面的几波还好,但可能到第三、四、五届的时候,这种竞争的压力内卷的就比较明显了。



2


Q. 本科时感受到的一些问题?

像北外波兰语的历史,可以最早追溯到60年代,因为那时候社会主义时期,学习东欧的语言。从那时开始一直到可能十年前左右,几乎都是4年一届,或者偶尔2年一届。这一整段时间,全国范围内只有北外有波兰语。所以毕业生非常的稀缺。这种情况下,肯定学生有较大就业自主权,很多单位想招人招不到人。


另一方面,当时开这些小语种专业,直接对标的就是给国家部委输送翻译人才。导致学科设置上,它的目的等于是把人拉去给领导做翻译。这个情形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它没有特别大的一个内核变化,可能加上了国情、口译、翻译课程。但是首先,这些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都很少。老师教完一届,毕业送走之后再教下一届。


这种情况下,教材更新换代是非常慢的,也没有特别大的必要。而且培养出了人才,毕业瞬间都被抢走,专业设置上没有就业市场的强烈的反馈。几乎没有任何的外部因素,刺激学科本身的内容一定要发生转变。


因此专业自然而然就几十年如一日的,把重心都放在这个纯语言、翻译这些内容上面。

3


Q. 教材编写问题


几乎所有的小语种的老师,其实都是语言专业出身的。当老师之后,也是按照自己读书时被教授那一套去教学的。这代表我们其实并不能像英语专业那样,有已经非常成熟的一套教学体系、教学法,甚至有“英语教育”这样一个专门的专业,教大家怎么去教英语,但小语种专业没有。基本都是上来做精读,有的是原版教材,有的可能是老师自己编译的一些讲义。


这些学生后来成为老师之后,会采取同样的一套方式。老师本身也没有上过类似“英语教育”的“波兰语教育”课程。即使后来有教学法的培训,和科班教育学出身的还是没法比。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大学老师,拿到一本外语教材,可能有一种照本宣科的感觉。


我本科感受到,四年波兰语的学习,不如中小学时期的英语学习系统和高效。小时候学英语我能感觉到我自己在学什么,这个语法点到底是什么样子有非常明晰的一些练习材料发给我,让我能举一反三,我自己相对学起来是比较得心应手的。没有一种相对迷茫的感觉,好像只是纯粹在背单词或者只是纯粹的一些语法,就好像在学一个哑巴语言。


小语种这个问题并不是说出在老师或者教材上,可能是整个教育的模式跟理念,因为没有专业的语言学方面人士介入。很多学校用原版教材,原版教材当然有很好的地方,但不会针对中国人的常见错误进行解决,有时还会脱离现实,教授不会用的表达。


原版教材对初学者不友好,我的感觉很明显。我读大一那会儿,外教的一套理念就是一定要把你扔进一个母语使用者的环境当中,去让你先去灌耳音,让你习惯这个东西,把你丢进去进行轰炸,好像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找到感觉。但在我的经验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样子,可能比如俄罗斯人学习波兰语可以这样,但是很多中国人可能会感觉到很无措。


我感觉一个东西你的上手不应该是把所有人都丢进去自生自灭优胜劣汰式的上手。原版教材有的时候一个巨大的文化差异,直接向你砸来,其实学生是非常懵的。这些教材没有相对在地化的一种转换,有时候就显得不接地气。


包括波兰语在内的一些小语种,学科整个运转是高度依赖于外教的。外教教学会有很大的话语权。而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其实应该由中国老师指导或占据主导地位的。但现在问题是,大部分老师都是在2010年代背景下走上岗位,都是非常年轻的青年教师


这些人可能对于学科建设本身都没有概念,让他们去执牛耳去指导外教也不现实。为数不多的老教授们,兴趣又不一定在这个方向。他们有自己的研究,比如外国文学的翻译。导致合适的教材并不多,或者说出现了之后几十年没有更新。



4


Q. 井喷扩招的另一面


尽管我们整天说,市场上消化不了这么多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小语种专业的井喷式开设,对这个学科本身的发展跟更新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人数少时,没有更新换代的急迫性,没有那么多人力投入到学科更新上来,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研究方向。


而现在毕业生多了,老师多了,就有机会开拓出不同的可能性。在从业者达到一定数量级之后,才有可能完成一定的质变。比如教材的编撰,或者是小语种的学科转型也好,我觉得都需要一定的数量的积累才行。因为客观原因导致的小语种专业大扩张,反过来倒逼这个专业本身的一个更新换代的发展。


Q. 国外专业情况与国内语言专业


西方大学的学科设置不叫语言文学,而是某某学,比如法语不是法国语言文学,而是French Studies法国学。比如我读博的那个学院就是伦敦大学学院的斯拉夫与东欧学院,School of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Studies。


他们也教外语,但是外语只是诸多选项当中的其中一门,甚至它只是一门选修课。其他的什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这些课都会涉及一些,这些课是由政治、经济学等专业出身的老师去教的,所以这个区域的各方面东西都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只是其中一个方向是语言。


他们成立这个学院的契机是冷战。资本主义阵营要了解自己敌人的方方面面,不单单是语言,所以他们绝对不是为了培养一个翻译的心态去开设这个学科的,出发点就和我们完全不同。


到现在我们这个翻译导向的学科设置其弊端已经展现出来了,简单说就是会感觉自己读了四年大学好像读了四年的新东方,就是语言培训班。我觉得作为让一个人拥有独立人格的这方面,现在小语种专业的设计你很难指望它能达到这一点。


Q. 为什么选择波兰语及其好处


我选择波兰语的经历也挺奇妙的。我们当年应该是最后一届提前招生,北外给全国各个重点高中提招考试的名额。当时给我们那个高中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六个考试名额,三个葡萄牙语,三个意大利语,我报了意大利语。去桂林考的试,只考语文和英语。考试结果出来是我隔壁班那个同学分数比我高,意大利语在广东只录一个人就把她给录了。


然后当时就一个电话打过来问我是否服从调剂,如果调剂的话会调到波兰语去。当时我还正在上体育课呢没带手机,那个电话是从高三办公室辗转到我另外一个同学的手机上。电话里问我你可以调剂到波兰语,你去不去?


当时我在操场上拿着手机也是一脸懵,我问他那我能不能考虑考虑,他说行啊你考虑多久,我说能不能明天答复,他说不行,你二十分钟内得给我答复,因为我们现在正在招生着呢。我放下电话给我妈打了个电话,她也一脸懵,最后说那要不你就去吧。于是我就在那个操场上,那个体育课上就花了十几分钟时间就决定我未来学了这么一个此前毫无概念的波兰语。


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回过头看只能说人生每个选择,有的时候是深思熟虑的,有的时候就是随机的,撞上啥就是啥了。


但另一方面,我也需要感谢这个波兰语本身。就在被录取之前,其实我都对于学什么东西也没什么概念。我刚一进大学,可能就一两个月,然后就就得知我大二可能就要去国外待一年。这么一番交换的经历,包括在波兰以及欧洲其他地方,我当时使用沙发客,跟不同当地人交流接触,这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有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一种视角。


我如果读了一些其他的专业,这些经历是肯定没有办法拥有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还是比较感谢这个学科,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让我能够进入到西方的文化视域当中去,算是打开了这么一扇门吧。


5


Q. 大学专业的开设


北大朱苏力教授写的书《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里提到了全国范围内法律本科专业的一些构想。我的感受就是过去十年小语种专业的发展模式和当时90年代国内的法律专业的开设模式有点像。就是国家的高校学科建设,很多都是政策先行,先把戏台搭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后,看到了若干问题,再想办法去修补去改。


因为负责拍板要开什么专业的人跟负责实际运营专业的人不是一批人。他负责让下属单位开了他的任务就完成了,接下来事情他不给你擦屁股,这些专业怎么运作下去那就是你自己的事儿,那些下令开专业的人并不负责高校的实际运作。


这就造成了这么一种错位,这种错位的解决可能要到了一定时间,全国的专业运营者形成了一个共同体,可能在内部想办法进行一个资源的合理配置,靠几个大佬来定下一些发展目标计划之类的。它就是一个先野蛮生长,然后再强力进行修补的这么一个过程。



6


Q. 大学专业的思考


(1)就业与人文培养


现在大家学小语种本身就是冲着一个很实用的诉求——就业。从纯就业导向来看,现在小语种专业确实是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它未来也很难提供足够多的岗位给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这个专业本身,我想换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下,我们需要思考是什么


一方面,这个专业本身要转型,就是你不能只培养翻译。另一方面,这个专业的学生思维也需要做转型,就是你不能只盯着就业这个一个目标。当然可能这么说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社会压力使得大家不得不思考生计问题,谈论阳春白雪也不现实。


回到这个学科设置层面来说,如果盯着就业,就要往更实用的方向去靠,盯着成为完整的人,就要脱离就业视角的牵扯,这两种改革方向是有些矛盾的。我觉得无论是顶层设计者,还是身处其中的学习者,都需要思考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看待它。


作为一个小语种的学习者,如果你还把它当作一个安身立命的工具来看的话,那它确实已经不能承载,以及未来肯定越来越不能承载这么一个使命。这是就业市场不景气以及供给过剩导致的。但在此之前,包括在我读书时代,也包括在我之前的那些前辈们的时代,这个工具还是非常吃香,非常实用的。这就要求现在的我们必须摆脱前辈的视角和经历,重新审视这个学科可能带来的东西。


现在这个学科非常显著的核心问题,就是就业和培养完整的人上两边都不靠。它两头都想靠一点,但是其实都没做好,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现状。很多在我看来比较有意义,应该放在大一大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结果被丢到了大四。然后大四的时候,学生们纷纷都在找工作考研什么的,这时候再想去深度净化他们的心灵,很难了。


我个人的观点是,本科教育一定要往这个就业方向靠。因为显然并没有那么多人真的对阳春白雪的东西感兴趣,大部分人是冲着实用主义去的。然后研究生阶段往培养完整的人或者人文学科方向靠。就是两边都走到一个相对更极端一点的方向,而不是像现在,本科到了大四很多专业还要学对就业意义不大的文学史,而研究生的课只是本科课程的一个相对延长。



(2)改革

但作为一个学科设置,它有强烈惯性,包括整个体制都是这样,遵循传统的惯性。改动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因为不但是自己领导,还有教务处,包括考核、学分互认等等。全部牵扯在一起的时候,想着干脆遵循算了。


恰恰因为是外国语大学,所以它有一些历史包袱,有传统要遵循,很难去打破。但综合类大学,开设的外语专业,有些思路区别。比如,四川大学开了波兰语,二加二模式,前两年在国内学波兰语,后两年到波兰去,选对应专业(经济、政治等)。


这种模式科学很多,国内的两年当做语言预科班在读,后面两年正儿八经拿这个语言去学东西。这个是所谓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像现在:用小语种教历史、用小语种教经济,就是复合型人才了,因为这种课到最后还是变成了精读课。


但又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缺老师。斯拉夫与东欧学院里面各个学科的出身的教授都有。他们的外语其实是全部丢给外教上了。他们并没有比如说懂波兰语的英国人负责来教学生波兰语。那些社会学专业出身的教授,一方面给他们教一些社会学理论,另一方面就开始在剖析一些中东欧的社会的一个状态。因此就不会出现说讲着讲着最后又讲回精读了这么一种情形。


在我看来,也许未来的一个转型方向是把这个专业本身彻底跟其他的专业并起来,构成一个跨学科的学院。就里面可能有社会学专业出身的,经济学专业出身的,国际关系出身的以及一些语言专业出身的合起来一起来上课。


这是一个未来的比较科学的发展趋势,但是你会发现它在中国的这个语境下非常难操作,可能需要统筹规划的东西太多了。



7


Q. 高校改革尝试

我作为一个局内人,想谈一谈小语种这个专业的未来。其实现在我们自己老师的一个内部,是有很多讨论的,包括一些行业巨头也在牵头,包括所谓的新闻、区域国别研究,都在做转型的研究。我们广外也开了很多的会议,不同学校的领导,包括我们学校非通用语的领导们,也都在去思考和探索,不断的开会,不断去做,其实是有这个思路跟趋势的。


那整体而言,我们仍然对这么大的一个方向,不是特别清晰。感受就是小语种专业出身的老师,他们大部分仍然处在这个语言翻译中。然后你指望这些老师忽然间有重大的转型,转到一个其他的行业当中去,其实有困难的。


目前的一个操作方式,我感觉是类似于结成一个团队。可能是找一些,比如国际关系背景的学院跟小语种学院的老师,结成一个团队。进行科研,进行学科建设等。目前比较强调的一个点叫做区域国别研究,就是把这个小语种往这个方向上面靠。


又说到一个很大的一个话题就是,我们小语种学科常年处在外国语言文学这个学科,包括学科评审、职称评定、论文方向,对你进行学科评审的专家都是这个行业出身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想搞社会学或其他学科,那评审的专家都会觉得你在不务正业。本科生毕业生写了一个社会学方向论文,提交给那个外审,打回来就一句话说:这是外国语言文学类的论文吗?评论就是这么一句话。


在这种情形下,想变也很无奈,因为它有巨大的惯性跟原始框架,在这里框着。有部分的老师就说用时间换取空间吧,就是随着时间的推演,可能会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虽然十年八年都不一定能解决。


那我个人的感觉是,可能也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方向。就是有点像这种:社会学、人类学、海外民族志往这个方向多做一些发展。因为中国国力也到了一定地步,有必要去了解整个世界,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去了解,不是单纯翻译了。


这时,其实是迫切需要懂小语种又懂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的人。投入到这些学科上面的发展,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大有可为的。当然这个主要是指研究生方向,不可能说所有本科生的干这个。


比如外国语大学跟民族大学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合作。就是社会学,人类学专业的研究生。他第一年可以学外语,而如果是外语专业出身,第一年可以学这种研究方法。第二年跑到这个国家去做这个田野调查。这是比较有意义的。


现在其实已经有这种模板了,据我所知,像北外跟中央民大其实有类似的这种合作的项目已经在开展。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趋势,未来至少在是这个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上,是可以思考往这个方向去发展的。


这和学科实用性就直接挂钩了,而不是单纯的再去这个搞文学史、翻译、文学理论啊。当然他们也很重要,只是说在全国已经有十几所波兰语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十几所都在培养文学翻译,我是这个意思。


8


Q. 青年教师科研问题


大量的青年教师看见科研两个字就发愁。很多小语种老师尤其本科毕业就留校任教的老师,他们来当老师,脑子里想的其实真的就是完完全全复制自己读书期间干的那一系列的事情。就是在课堂上,领着学生在读一些abc就完了,他想象的这个工作本身是这个样子,或者说很多人也只想干这个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科研/写论文,就成了他接受这个看似不错的工作同时不得不喝下的一瓶毒药。很多青年教师的一个思维面是这样子。这在其他学科是比较少见到,因为其他学科都是招博士进来的嘛。博士毕业之后已经知道怎么做科研了,对科研已经有一套想法,也知道自己没法逃离科研。


这可能又是需要时间换空间了,时间的推延,使得这个学科变做大做强以后,他的要求到了只招博士,这种情形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果你仍然招进来的教师是本科甚至硕士学历的话,这情形可能会很难改变,因为说实话,哪怕是硕士毕业,科研都还很难称得上入门。


对这些教师来说,科研跟压力两个字就是直接捆绑在一起向你砸过来了。青年教师晋升的压力要求他必须要去做科研。做科研就会变成了一种依葫芦画瓢,他又想认真做,但又不知道怎么做;有的人可能也不想认真做,但他又不得不做。


很多人当了老师,不一定是因为对科研感兴趣,只是恰好因为这个语言本身学的好。但语言本身学的好不代表科研一定做的好,这是两码事。导致这里有错位,而在其他专业,法学、经济学,你很难看到这么一种错位



9


Q. 教师后续问题


最后我从自己角度出发,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聊一些可能跟小语种教师本身相关的一些感受


小语种教师本身在这个领域,跟其他的教师相比也是相对有点尴尬的一个局面。主要问题还是过往十年新开一系列专业,新入职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大部分都是本科学历就开始当老师了。这个情形使得这个专业的建设本身,咱也不能说叫先天性发育不良,但实际上就是有些步履维艰


然后不断的需要一些大佬带,这个大佬可能是学院里其他专业的,那他也只能帮你帮一部分。就不可能,手把手教,帮你来做。很多时候就是两三个本科毕业没几年的人合计怎么操作这个事。


所以每年考核时候,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大的危机。这么些年下来,因为大家同时进高校,年纪又相仿,因此读书深造、评职称、外出进修,甚至包括结婚生孩子,都撞到一块了,因为年龄梯队没有拉开


最近十年内新开设的小语种专业,它的运转其实是有一点点乏力的。但是你也不能说把锅甩到这些老师身上,老师也很累,他们也想做好,但确确实实压力也很大。整个大背景框架就是这个样子,可能你真的得需要花个五到十年的时间,等到有些人熬到副教授了,也许整个学科状态状况才能好起来。


这也是我们不断的强调时间换取空间。可能很多小语种专业的东西,都得是时间换取空间了,包括小语种专业老师本身的一个发展。


我希望提到一点,就是我们青年教师们的科研的路子,可以往宽的走,尽量尝试跨学科的一些领域。除非你本身对语言文学比较感兴趣,不然的话就不要在这棵树上继续吊死了。为了自己本身的未来路子,走宽一些,为了这个学科本身的发展路径。我觉得可以往这些方面再考量一下。


青年教师如同基层公务员一样,处在整个体制的最末节的一环,人微言轻,杂事又多,自己有时候都顾不过来,还要求改变自己改变学科,这其实挺难的。

我们聊了大量的学科转型问题,应该怎么转?因为咱们国家这个自上而下运作方式,操作起来这种自下而上的反馈不一定能很好很快地反馈到那种真正有拍板权的人身上。


然后等到我有拍板权,一拍板吧,自上而下的这么一个执行又变成了运动式治理,就是底层的人不得不对它的一个拍板的政策做出回应。你是一种被动式的,在应对检查的一样


但是你任何一方的人都很难去左右整个事情,因为他就是一个关系网,你处在这个网当中,被这个网关系所左右着,而不是你一个人能够去决定很多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作为小语种的学科建设,我们虽然有很多的建议,但真的你落到实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指出问题意识到问题是一码事儿,真的实际去改变可能又是另外一码事儿,二者之间隔着一个看似很近实则很深的鸿沟。


10


Q. 文末寄语


我想说,我们应该努力成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不管你是什么专业的人。而要成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人,方式是需要自己去不断的摸索的。

因此,如果你不断的去责备某个专业本身,去劝退小语种,那个专业可能本身确实坑了,没错。但你自己人生的拍板权主要还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上。不能完全依赖你所处的一个周遭环境,要自己想办法创造某种环境。这个可能没有那么容易,但是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奋斗的一个目标。

无论是选择跑路还是选择留守,不必这么二分法来看。就是你自己认为怎样是合适的,那就是合适的,不要让一个权威告诉你,你应该跑还是应该留。

你也不必完全被自己学了四年的这个语,然后我不用它就业,是不是就很浪费?不必被这种思维所囊括住,也不必走向它的反面。你每做一个决定的时候,都要扪心自问什么是对自己最好的。而什么是最好的是自己说了算,不是什么家长老师学姐或者精神领袖。自己的独立人格,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们应该把自己当成一个人来看,而不是某某语的学生来看。你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人,然后才是波兰语学生,法语学生,甚至什么学生这些只是你诸多身份当中的其中一个,都不一定是很重要的一个。

你应该用一个人的身份去思考,而不是某某语的学生的身份去思考。所以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去思考。这是我希望大家做到的吧。


END


往期回顾

后小语种时代文章合集(更新版)

播客丨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总会有办法的

后小语种就业信息群


点击下方

关注我们


公众号推送规则改了,记得给我们加星标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