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教育

其他

造卫星、去极地……武大青年,真飒! | 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系列,一起来看武汉大学青年学子科研报国的故事——浩瀚的宇宙织锦星辰如梦,苍穹似海有这样一群武大人在楷模、榜样、前辈的传承下以空天为志在时代的天幕上熠熠生辉胸怀璀璨宇宙心系广袤家国以报国为心在这片星辰大海的征途上飞跃千山万水洞察天地奥秘以青春之名一批批武大测绘遥感青年人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赞歌看!亲手造的卫星飞上天2月27日11时06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遥二火箭圆满出征灵感+实验+行动珞珈学子集结智慧与梦想满载着武大学子航天梦的“启明星一号”微纳卫星顺利起航卫星研制的想法缘起于在武大一次论文答辩会上有学生提到:“有很多新想法但得不到想要的数据去验证”武大遥感学科以往研究很依赖国外数据为何不研制自己设计的卫星按自己需求获取遥感数据?研制卫星,本科生也可以吗?在武大,安排上!“我有几行代码,在太空里”历时两年时间先后50余名学生设计、研发及测试其中本科生就有20多名启明星系列星座计划由多颗遥感卫星组成首发升空的“启明星一号”研制于武大学生的实践TA是一颗40×30×40厘米的微纳卫星重量只有19.2千克是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卫星它的本领可不小能做到白天晚上不眠不休十八般“遥感”手段样样精通一颗卫星的研发拉近了学生们与专业的距离从初识遥感的“高科技”“神秘”“遥远”到了解遥感技术应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看似遥不可及的太空卫星正以另一种方式与他们紧紧相连
9月7日 下午 3:02
其他

上海:深耕改革“试验田”,构建发展新格局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上海如何推进高等教育“两个先行先试”——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团队开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生正在进行机器人搭建,并将通过自主编写的程序让机器人运行起来。上海海洋大学成功研发软体仿生鱼。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教师依托“教学助手”等信息化手段,对四年级学生进行数学学科教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针刺手法虚拟触觉仿真实训系统”项目亮相第23届工博会高校展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供图报道带你看上海推进高等教育“两个先行先试”——深耕改革“试验田”构建发展新格局“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上先行先试,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教育布局结构上先行先试”,2023年4月25日,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上海高等教育“两个先行先试”。
9月7日 下午 1:57
其他

教育时评: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优先位置。坚持全球视野,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胜任力的人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用好用活全球人才。
9月7日 上午 10:41
其他

海内存知己 | 《照亮》系列微纪录片⑤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照亮》系列微纪录片,一起来看第五集《海内存知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以春秋时期著名的工匠鲁班命名的鲁班工坊是天津市原创并率先主导推动实施的职业教育国际品牌越来越多的鲁班工坊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上的“技术驿站”来自泰国的马星彤因为中泰共建鲁班工坊项目来到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留学在这里,她不仅可以随时使用学校里的各类设备进行实操学习还能到企业实地参观了解自动化设备的具体应用这让她的职业技能进一步提高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泰籍教师黄可莹介绍鲁班工坊的建设像一场“及时雨”为泰国的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泰国的年轻人送去了希望中国与世界各国通过教育交流互鉴不仅加深了中外教育界的相互理解与合作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来源
9月6日 下午 10:50
其他

深圳:体育课每天与学生不见不散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深圳如何大力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创新——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深圳市天鹅湖幼儿园教师带领孩子们享受运动的乐趣。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小学教师在课后服务中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究数学知识。深圳市教育局
9月6日 下午 4:31
其他

厦门:把学生“心事”当作民生大事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厦门如何构建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上好“心理第一课”,厦门市学校为学生举办开学减压活动。厦门市滨海小学的学生在做航模实验。熊杰
9月6日 下午 4:05
其他

抓住教育数字化的“变局”和“新机”,清华奋勇当先丨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系列讲述清华大学在教育数字化征途上的创新实践——做全球数字教育的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如何抓住教育数字化的“变局”和“新机”?清华大学始终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利用技术变革推动教育强国建设2013年清华大学动员全校力量建立中国首个慕课平台学堂在线2013年10月学堂在线平台正式上线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学堂在线已汇聚近万门优质课程服务了1.35亿学习者是学习者规模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规模的慕课平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竞争格局上的话语权十余年来,学堂在线平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深受学习者喜爱的慕课“结构力学”课程展示学生雨课堂答题产生的词云2020年疫情期间雨课堂为全国4300万师生保驾护航帮助师生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从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智慧创新应用成为全国高校教学数字化时代新的基础设施清华大学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教育抗疫的中国方案2020年,当时已95岁高龄的清华物理系教授张礼用雨课堂直播授课2022年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启动清华大学380+好课学堂在线5000+高质量课程作为首批上线课程面向全球学习者免费开放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上线为抗疫一线师生打造一所永远在线的网上课堂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是我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9月6日 下午 3:28
其他

宁波: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跃升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宁波如何力促全域整体发展、学校特色发展、个体全面发展——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金桥校区学生家庭实验室项目展演。宁波南高教园区全景。宁波市教育局供图报道带你看宁波力促全域整体发展、学校特色发展、个体全面发展——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跃升今年5月,教育部发布通知,认定56个县(市、区)为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宁波市北仑区和奉化区名列其中。早在2019年,宁波市江北区就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截至目前,宁波共有3个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全省第一。
9月6日 下午 2:15
其他

青岛:构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新格局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青岛如何推进资源配置、办学模式等综合改革——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青岛市崂山区合肥路小学迎新生。青岛实验小学教师尹洪峰课间与孩子在学校朗读亭一起赏读老舍的文章。青岛市教育局供图报道带你看青岛推进资源配置、办学模式等综合改革——构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新格局自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青岛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资源配置方式、办学模式、发展路径、保障机制等方面推进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在一系列好政策的加持下,好学校、好老师、好学生呈现迅速增长态势。“一长多校”好学校生长更快速“南强北弱”“西强东弱”曾是青岛市主城区教育的痛点。随着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作的持续推进,以“一长多校”为主线的集团化办学快速改变了青岛市基础教育的格局和生态。
9月6日 下午 1:13
其他

大连:足球为多彩校园注入活力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大连如何开设特色课程、举办高水平赛事、贯通升学通道——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大连市西岗区校园足球艺术节足球展示活动。大连市实验小学学生快乐奔跑。大连市教育局供图报道带你看大连开设特色课程、举办高水平赛事、贯通升学通道——足球为多彩校园注入活力火爆出圈的“连超”校园组比赛、首届国际中体联足球世界杯……在辽宁大连,足球成为这座城市的特色之一,大连青少年校园足球也频频获赞,取得了耀眼的成绩:校园足球特色鲜明,举办高水平赛事,一批批足球小将涌现……
9月6日 下午 12:06
其他

六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述评之四:以改革创新激发教育强国建设新动能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六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述评”系列推出第四篇《以改革创新激发教育强国建设新动能》,一起来看——以改革创新激发教育强国建设新动能——六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述评之四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中国的鲜明特征。教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总结为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之一,并强调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在向教育强国迈进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从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出发,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六年来,教育系统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以改革创新激荡起建设教育强国的澎湃动力。着眼“一盘棋”,不断增强教育改革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决定》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坚持系统观念”。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之初就深刻指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教育领域改革创新亦如此。进入新时代,向纵深推进的教育综合改革,更多着眼于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023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实现连续12年不低于4%。仅这一年,在创新推进的部省会商战略合作机制下,教育部便与19个省份签订合作协议;在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国家层面配套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国优计划”启动,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教师;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向纵深推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供给能力、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水平、中国数字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三大提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中国,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经过40多年的教育改革,很多容易改的问题已经改了,留下的都是“硬骨头”“险滩流”,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以怎样的战略眼光和格局推进改革尤为关键。加强党对教育改革全面领导,强化顶层设计教育改革统筹部署,宏观决策层级上移,教育综合改革迈向系统性跃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往往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2018年,一项改革引人瞩目: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其主要职责包括审议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教育重大政策和体制改革方案,协调解决教育工作重大问题等。加强党中央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领导是这项部署的重要着力点。同时,纵览中央深改委(领导小组)的72次会议,教育评价改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双一流”建设等教育改革重要事项进入审议或听取汇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办、国办发布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等重磅文件。新时代以来,教育综合改革聚焦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化谋划和布局。突出从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的大战略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整体推进——昂起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动有关高校和区域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上先行先试,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教育结构上先行先试,强化有组织拔尖人才培养、有组织科技创新、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牵引带动高等教育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深层次、系统性创新发展。夯实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深化基础教育提质扩优工程,推进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动,推进优质普惠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加快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促进优质特色发展,实施特殊教育学生关爱行动,强化优质融合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加快构建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自2022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来,教育部指导8个省份开展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建设2个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着眼于建立健全改革的多方协同体系,教育综合改革汇聚起了更强大的改革共识和改革资源——“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来越多高校和企业、行业、科研院所协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深入推进,汇聚多方力量和资源的“大思政课”格局已经形成;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打造校家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其背后是一个共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单靠教育行政部门的单方面努力难以实现突破,要善于寻求改革的最大公约数,有效整合分散配置在各领域各部门的多种改革资源。谋全局者,终将破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中锚定教育强国建设,教育综合改革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协同发展,正在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牵住“牛鼻子”,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教育综合改革广泛形成破除“五唯”的共识,进一步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是教育评价改革的起点。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扣建设教育强国目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总体方案》对克服“五唯”顽瘴痼疾进行了系统部署,吹响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攻坚号角。改革既需要总揽全局的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也需要对准焦距精准落子。教育发展中的最关键问题,便是改革的着力点。但同时,教育评价改革更是关乎能否提高教育治理能力,进一步优化良好教育发展生态的关键一子。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牵引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等综合改革,才是真正扭住了教育评价改革这个“牛鼻子”。在推进《总体方案》落实过程中,教育系统抓好落地,分类布点,整体推进,加速破除“五唯”顽瘴痼疾。一系列改革举措密集推出,每一项改革都“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多个领域,牵涉多个部门,关系多方利益。从中央到地方、从学生到教师、从学校到社会,一场破“五唯”的教育评价改革“硬仗”全面打响,推动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一系列实质性突破。国家层面配套改革和政策体系逐步健全——《总体方案》印发后,教育部制定了20个部门的任务分工清单,推动出台了20余份教育评价改革配套制度文件,立起了教育评价改革的“四梁八柱”。各地各校在探索实践中涌现出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在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西南大学立足劳动教育“育人”核心,从体系建设、评价落实和分类发展3个维度着手,将劳动教育始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改革学校评价、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方面,广东实施“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赋予不同类型高校不同的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在改革教师评价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建立思政课教师、工程、技术转移等19个类别的专业技术人才系列,以教师分类评价营造人尽其才的成长沃土。……基层实践是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有力推动了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部分领域教育功利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过去,每到高考成绩发布之时,五花八门的“高考状元”“高考喜报”宣传炒作令人眼花缭乱,助长了社会的教育焦虑和教育功利化倾向。《总体方案》提出“十不得、一严禁”负面清单,各地各校宣传炒作“状元”明显降温。武汉大学一项研究显示,2020—2023年我国学者在中国科学院公布的国际预警期刊上发文比例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学者对SCI论文和影响因子的盲从行为显著改善,也反映出破除“唯SCI”和“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改革政策已初显成效。激活“新动能”,前瞻性布局教育数字化,开辟新赛道“今天我们来读《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请甘肃的同学们也谈谈你们的思考。”一块屏幕,瞬间将相距近1500公里的两所学校连在一起。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快速推进,让这一场景从理想照进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当新赛道、新优势被赋予教育发展突破口的重要使命,教育数字化无疑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2022年初,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因利用公共平台确保包容性地获取数字教育内容,为全球数字教育变革提供了有益经验,获得202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最高奖项,有力支持了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所提出的“公共数字学习门户”倡议。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平台便连接51.9万所学校,辐射1880万名教师、2.93亿名在校生及广大社会学习者,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正在加速实现。今年全国两会后,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要打破思维极限,破除路径依赖,谋划实施更多前瞻性布局和超常规举措。统计显示,截至今年5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页面浏览总量已达405.4亿次,不断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突破时空、联通城乡、跨越山海。数字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国家对教育信息化、教育数字化的前瞻、超前部署,改革意味明显。从2012年教育部发布首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开始,《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陆续出台,标志着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数字化”写进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024年新年伊始,教育部召开首场新闻发布会,传递鲜明信号——教育数字化持续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全民终身学习蔚然成风。3月底,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两周年之际,教育部正式确定今年为数字教育“扩优提质年”。从广度到深度,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数字化赋能教育发展,从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能力到数字化生态、数字化治理的高效演进,给整体推进的教育改革行动开启了全新的维度——教育部首次召开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并面向中西部地区专门召开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成立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设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特别工作组。印发《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提出把教育数字化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倍增器”。……8.9万条中小学资源、超1万门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3.1万门高等教育优质慕课,是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存量;提供20.7万门慕课及定制化课程,服务西部高校学生5.9亿人次,是“慕课西部行计划”的“成绩单”;而100余万个、43.6万门,则是终身教育平台、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累计上线资源数,分别服务3600万、5640万人次的学习。教育数字化催生了教育新变化,也不断丰富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内涵。网线联通、屏幕亮起,不断弥合的是城乡教育的鸿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经过坚持改革、接续奋斗,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总体解决了教育“量”的问题,如何解决“质”的问题便尤为突出。顶层设计,明晰方向。202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部署八大行动,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与人民群众期望“上好学”的矛盾。2024年全国两会,“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继续部署“深化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伴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向纵深推进,以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为核心的“扩优提质”,朝着真正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根本性转变的目标加速前进。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路径下,以高质量发展为标志,一幅恢宏壮丽的教育民生答卷徐徐展开。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大旗高高飘扬。教育强国建设是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创新中开辟广阔前景。文字
9月6日 上午 9:42
其他

润物细无声 | 《照亮》系列微纪录片④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照亮》系列微纪录片,一起来看第四集《润物细无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2022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作为中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标志性平台、标杆性平台国家平台影响日益扩大应用不断拓展服务持续升级海南省三亚市荔枝沟初级中学曾因学校师资老化学科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招生情况很不理想学校决定采取智慧管理手段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融合搭建起了可视化的智慧教育管理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成后该校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优势从教师备课到学生作业全方位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如今,该校学生学业成绩逐年提升招生也达到了空前火爆从原来的五六百人增加到现在的一千两百人一场深刻的数字革命赋能教育改革为建设教育强国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辟全新赛道、增添强大动能来源
9月5日 下午 9:59
其他

在青年人才培养的“快车道”上,北大奋力奔跑 | 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系列,一起来看北京大学着力培育时代新人的故事——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等教育作为知识生产的高地与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须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北京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百余年来,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北京大学千余名师生在湖光塔影中“歌唱祖国
9月5日 下午 4:22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六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述评之三:以教育之强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六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述评”系列推出第三篇《以教育之强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一起来看——以教育之强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六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述评之三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教育之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越发凸显。“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全国教育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等重要场合多次发表相关论述,指引教育战线谱写新的奋斗华章。教育系统牢记使命,锚定高效率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社会体系、科技体系有效对接,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能力显著增强。聚焦世界科技前沿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逻辑,审时度势,阐明重大战略问题。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必争和决定兴衰存亡的关键要素;教育的能力和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和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我国高等教育素有“笃心科研,丹心报国”的传统。在新征程上,高校更应锤炼历史眼光、增强历史自觉、掌握历史主动,唯此才能不迷失方向,不错失机遇,把握引领时代潮流。机遇如何抓?习近平总书记给出明确答案:“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要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鼓励自由探索,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引导高校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开展系统、深入的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研究,争取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形成引领国际前沿科学发展的研究团队和学术高地。在首轮“双一流”建设基础上,第二轮建设在基础学科、先进制造、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国家急需领域加强布局,强化一流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定位。在上海浦东新区,依一条小河而建的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远离喧嚣,安然静谧。在这里,由众多师生组成的科研队伍,聚焦“物质的起源、演化和结构形成的规律”这一根本性科学问题,面向深空、深海、深地,寻找宇宙中“极大”与“极小”的关联。“前沿领域的自由探索是揭示自然奥秘、拓展人类认知边界的重要途径。高校要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凝练科学第一性问题,加快布局前瞻性基础研究。”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说。面向重大挑战,改革味要更浓、成色要更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强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要求教育战线建立起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度融合的新型举国体制,形成重大任务牵引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机制,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制高点,谋取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教育战线加快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汇聚一切人才要素和科教资源,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组织重大科技任务,建立以重大任务实施为核心的协同攻关机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更加体现与时俱进。今年5月,智慧天网一号01星发射升空,开始在轨试验。这标志着清华大学智慧天网创新工程任务迈出关键一步,对于突破空间频率轨道资源科学利用关键技术、星座建设等重要任务具有里程碑意义。聚焦重大需求科技前沿,以有组织科研为国家战略注入教育动能,是高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色,也是重要方法论。智慧天网创新工程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复杂系统工程。清华大学针对大系统工程特点,加强有组织科研,设立技术指挥线和行政指挥线,联合上海清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等多家单位,组成多学科科技攻关团队,确保工程任务顺利推进。“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主动布局重大科研项目,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下的有组织科研模式,夯实基础研究,打造战略科技力量,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主动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说。创新升级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持续释放加强人才工作的强烈信号。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使之成为“战略先导”“重要支撑”“有效途径”“基础工程”,最终要通过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来实现。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作用,归根结底也是靠人才自主培养这一功能来体现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这一原点问题。紧紧锚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教育部持之以恒推动工作布局,着力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关键支撑。想国家发展之所想,着力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1.0、2.0相继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正式启动。77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里,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焕发勃勃生机,超过86%的毕业生留在基础学科领域深造,成为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坚实的后备力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高水平大学建设14个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打造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高地。急国家发展之所急,着力强化卓越工程师培养——聚焦国家战略关键领域,持续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重构,流程再造,评价重建,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建设3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校企联合打造200余门核心课程,校企双导师超过2万人,培养要素持续完善,产教融合走实走深,形成工程硕博士有组织培养新范式。应国家发展之所需,着力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紧扣国计民生新兴产业,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每年优先增设先进制造业领域新专业。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名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断涌现。不久前,教育部相继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相关工作结果。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相关的专业点大幅增设,供给相对过剩的专业点大幅撤销,调整幅度均为历年来最大。“历年来最大”的逻辑,在于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引导支持专业设置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民生紧缺需求,培养急需人才。《决定》着眼加快形成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的有效机制,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未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将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强国之路,孕育着巨大发展空间,也面临着不少风险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从时代进步的维度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是衡量教育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转化道路不通畅,就会导致很多科技成果“躺在实验室睡大觉”,失去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着眼解决“不愿转”“不会转”的问题,教育战线持续推进高水平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深度有机衔接——武汉,中国光谷。华中科技大学与相关龙头企业建立25个联合实验室,逐步建立起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到成果转化应用的国家科技基地集群优势,先后有130家高新技术企业由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应运而生,支撑中国光谷“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突破6000亿元大关,正努力向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通过有效的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意愿,同时健全成果转化平台服务机制、产学研用对接合作机制,打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唯有统筹改革,方能一体前进——成立科研成果转化领导小组,下设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股权运营和企业赋能;设置科技成果审批小组,由校务会开展集体决议、重点审批……近年来,浙江大学打开校企战略合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023年该校科研经费首次突破80亿元大关,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全国名列前茅。当前,我国有1万多所职业院校、3000多万名在校生,蕴含着巨大的资源红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对职业教育深情寄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教育部全面落实“一体两翼”工作布局,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推动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高位推进“一体”——与山东、天津、广西等8个省份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部省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更好服务地方发展战略,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和范式。有序布局“两翼”——在资源实力和统筹能力较强的市域层面首批遴选建设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2023年7月,中国中车集团牵头组建成立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这也是教育部支持建设的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2024年7月,中铝集团牵头组建成立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面深入兑现职业教育红利、激发职业院校潜能,这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系统跃迁。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明确职教与普教同等重要地位”“职业学生与普通学生享有平等机会”……职业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由原来参照普通教育办学向相对独立的教育类型转变,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新阶段。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逐步健全,育人模式不断创新。职普融通加速推进、产教融合深入推进、职教高考不断完善……只有职教的天地越来越广阔,才能让不同禀赋的学生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成长成才道路,实现多样化发展。……在焕发无限生机活力的中华大地上,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蓬勃伟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澎湃动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教育战线必将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新的发展奇迹。文字
9月5日 上午 10:18
其他

天工人巧日争新 | 《照亮》系列微纪录片③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照亮》系列微纪录片,一起来看第三集《天工人巧日争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高校科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格外关切“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者把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作为最高追求攻克一个个“卡脖子”难题打造一件件国之重器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始终奋战在预防和抗击疾病的战场破除国外专利保护成功研制出首个国产HPV疫苗面向国家与人民的需求全球首个戊肝疫苗等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他们致力于突破医药领域“卡脖子”问题为健康中国贡献高校力量从跟跑、并跑到领跑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机械工程学院学科负责人杨华勇院士带领团队持续科研攻关攻克了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如今,中国盾构机已累计生产超4000台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超70%我国目前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达到2.5亿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提升如今,一个创新型国家正在科技创新的大道上疾驰中国,将给世界更多惊叹来源
9月4日 下午 6:09
其他

让古人类“开口说话”!厦大“跨界教授”用最前沿的科技,解最古老的谜题 | 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
9月4日 下午 3:18
其他

吉林:用心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吉林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吉林大学生态主题夏令营营员学生在聆听思政课教师讲述“梨树模式”在保护黑土地方面的作用机理和推广应用。长春新区北湖英才学校学生在参加轮滑训练。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中心参加实训。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学校学生在参加中小学人工智能综合实践活动。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同心小学学生在学校“活力操场”上骑独轮车。吉林省教育厅供图报道带你看吉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用心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珍贵黑土地,要如何保护?”
9月4日 下午 2:33
其他

姚期智:中国完全有能力打造高端人才自主培养链 | 非凡答卷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非凡答卷”系列,一起来看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院士如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行——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院士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行——全力以赴培育高水平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在给学生上课。清华大学供图(资料图片)创办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简称“姚班”)、量子信息班、人工智能班,持续引领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成立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和量子信息中心,打造世界一流的交叉信息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担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任院长,努力建设中国自主的“AI顶尖人才和原始创新基座”……自2004年辞去国外教职回国,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用“生逢其时,当不负盛世”总结自己这20年的耕耘与奋斗。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姚期智回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希望你坚守初心使命,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大家继续探索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推动学科交叉与前沿创新,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贡献。”“20年来,我始终怀抱着对祖国发展的坚定信心。能为祖国伟大复兴的事业尽个人微薄之力,是我引以为傲的成就,也是我毕生的荣幸。”姚期智说。潜心耕耘,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20年前,57岁的姚期智做出了回清华任教的选择。彼时,他已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是计算机领域最高奖项——图灵奖创立以来唯一获奖的华裔学者。他为何如此抉择?“20年前,当清华联络我时,我没有犹豫。”回忆抉择时刻,姚期智从未纠结,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从未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能够在中国培养人才,能够在中国做出一些前沿的科技突破,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长期在国外工作的经历,让姚期智有深深的紧迫感:当前中国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等关键领域的人才结构、人才储备仍有薄弱环节,亟须主动布局,面向“卡脖子”领域开展针对性人才储备。回国第二年,姚期智就创办了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简称“姚班”),从本科生开始,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流计算机科学人才。2019年,姚期智创办了人工智能班,被称为智班。2021年,他又创立了量子信息班。2022年,3个班合并为姚班,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3个培养方向。2011年,为在世界交叉信息和量子计算的发展上争取有竞争力的地位,姚期智建议清华大学成立交叉信息研究院与量子信息中心,并同时担任院长和主任。“未来科研的一个重要方向,一定在于不同领域与信息科学交叉的方向。”姚期智认为。因而,交叉信息研究院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促进信息科学与物理学、生命科学、经济学的交叉,在探索一流学科建设的同时,推动信息科学的广泛应用。2024年,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成立,已77岁的姚期智担任首任院长,这是他在清华的第3次创业。人工智能学院重点布局“AI核心”与“AI+”两大前沿方向,努力建设中国自主的“AI顶尖人才和原始创新基座”。“国外最高端的AI企业像DeepMind、OpenAI,他们的底气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高校每年为他们输送数百名尖端的AI核心技术人才,而我们的人工智能学院如果每年能够培养100个顶尖博士的话,我们和国外竞争也就有了底气。”姚期智说。引领改革,打造中国特色高端人才自主培养链归国之初,姚期智就曾说过“人生为一大事而来”,这件大事,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引领中国‘图灵’之路”。“中国完全有能力打造高端人才自主培养链。”姚期智说,而布局的关键正在于贯通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链条,建立从本科生、研究生到青年科研人员的全周期培养链条,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20年来,从进口到出口,姚班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都饱含了姚期智的心血。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姚期智始终坚持价值引领、价值塑造的重要地位,他亲自带头将国计民生、热点前沿和国家发展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并建立了课内外双课堂联动机制,将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作为重要抓手,引导学生强化科研报国之志,成长为心怀“国之大者”的时代新人。坚持“以大师育人才”。建班之初,姚期智亲自站上讲台,讲授“人工智能应用数学”等8门课程,最多时一年上课96个学时。如今,77岁的他仍然坚持为学生授课。他将姚班的培养方式定位为因材施教和深耕精耕相结合,施行首席教授、项目主任责任制和“1+1”导师制,20年来,始终坚持“小班化”、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坚持“以大师引大师”。多年来,姚期智努力从全球延聘顶尖师资。自2019年“人工智能入门”课程开课以来,已有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45位海外顶尖学者走进了姚班的课堂,让学生“在心生敬意的同时萌生科研志向”。面向计算机领域的快速更新迭代,姚期智特别强调“交叉培养”。智班创立后,课程设计上,通过交叉联合课程项目及产业联合实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跨学科的人工智能科研项目及产业前沿创新项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本领。联合培养、交换学习、参加国际会议……为培养面向全球竞争的人才,姚期智倾力打造了帮助学生接触国际一流学术群体的全球学程平台;2015年,他又主导建立了“大三春季境外出访机制”,帮助学生赴海外著名高校交流学习一学期,已支持290多人到美、英、法等8个国家的30多所高校交流研学。截至今年6月,姚班已有17届本科毕业生,总计663人,深造率为87%;学生本科期间共发表论文468篇,155人次在国际会议上作报告;涌现出7位“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得主;53人获得国内外一流大学教职;5位毕业生获得了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斯隆研究奖。“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和我的团队必定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全力以赴培育高水平人才。”姚期智说。砥砺前行,为建设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再立新功殷殷报国行,砥砺二十载。8月15日,清华大学举办姚期智先生回国任教清华二十周年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交流分享姚期智先生的教育理念与学术思想,激励大家以姚期智先生为榜样,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贡献更多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二十年无悔奋斗,二十年春华秋实。姚期智先生用满腔的热忱与辛勤的付出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漂亮的、优异的答卷。”座谈会上,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说,我们要自觉学习姚期智先生的爱国精神与大师风范,从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更好地担当新使命、展现新面貌,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高水平人才专门化培养、拔尖化培养是必然趋势。近年来,清华大学锚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精心设计,全面推动,通过探索清华特色的书院制,形成理工衔接双学士学位、导师制、本博贯通等新型培养模式,着力培养能够充分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建立数学、化学、生物学等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成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14个关键领域,探索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备受鼓舞、充满力量。”姚期智表示,“我们都在参与具有高度战略意义的工作,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我们何其有幸在这个时代承担这样的任务。我们一定会按照总书记的指示,把工作做好,请总书记放心!”文字
9月4日 下午 12:29
其他

黑龙江:集聚高教力量培育新质生产力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黑龙江如何发挥高校科教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通信与定位技术创新团队在冰上做实验。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师生在进行大豆育种。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学生走进继红致知实验田采摘红薯。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药品研制。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全国职教博览会上制作红木筷子。黑龙江省教育厅供图报道带你看黑龙江发挥高校科教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集聚高教力量培育新质生产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阐释“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
9月4日 上午 11:19
其他

六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述评之二:以高质量教育体系筑基强国建设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六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述评”系列推出第二篇《以高质量教育体系筑基强国建设》,一起来看——以高质量教育体系筑基强国建设——六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述评之二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作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科学判断,“公平”与“质量”成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
9月4日 上午 10:27
其他

人才之成出于学 | 《照亮》系列微纪录片②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照亮》系列微纪录片,一起来看第二集《人才之成出于学》——“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珍惜美好时光,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202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的学生们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之江小学前身是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的一所山区小学山高路陡,校舍老旧2004年,学校在浙江省对口帮扶下实施迁建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年5月为学校培土奠基如今,之江小学进行了改扩建工程先后完成综合楼的扩建操场的修建以及周转房的修建还给孩子们新增了舞蹈课、绘画课、泥塑课丰富他们的第二课堂也真正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了基石在学校建校二十周年之际同学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习生活情况表达感恩之情和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决心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点击词条回顾系列内容↓)【各地教育成就巡礼】山东
9月3日 下午 6:29
其他

他的慕课凭什么“火”出国门?来听清华大学于歆杰老师的讲述 | 教育强国“我”想说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教育强国‘我’想说”系列,来听清华大学于歆杰老师的讲述——十年时间便拥有遍布全球158个国家和地区的50万学生,清华大学的《电路原理》慕课凭什么“火”出国门?教育数字化,如何把象牙塔尖的高深知识播撒向更远的方向,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看视频,一起听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于歆杰分享这门火爆全球的《电路原理》慕课背后的故事。来源
9月3日 下午 4:36
其他

为大中小学提供更多“金课”!人民大学这样做 | 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系列讲述中国人民大学服务国家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之路——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始终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第一站就前往智慧教室观摩思政课现场教学。他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希望人民大学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金课”既是标准,也是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高质量推动“讲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金课落到实处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方面走出一条新路01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努力打造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高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需要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共同努力。2022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设立32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中国人民大学是牵头高校之一。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教育学院等多学科优势资源,中国人民大学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平台,着力深化对一体化建设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以高水平理论成果支撑高质量实践探索。今年5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介绍了学校服务大中小学思政“金课”一体化建设的经验做法。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切实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学校发展建设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战略工程,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高精尖水平的“金课”,服务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9月3日 下午 3:03
其他

云南:让群众在优质教育中收获幸福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云南如何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云南省昭通市举办幼儿足球赛。云南大学师生开展多年生稻研究。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云波小学开设葫芦丝艺术特色课程。滇派风筝传承人给学生讲授风筝制作技艺。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进行岗位实训。云南省教育厅供图报道带你看云南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让群众在优质教育中收获幸福葫芦丝、舞蹈、书法、卵石画、篮球、足球……在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靠近中越边境金水河口岸的金水河国门小学,每一名小学生都具备至少一项特长。该校把“艺体特色办学”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开展22个活动项目,实现学生“人人有特长”。金水河国门小学近年来的可喜变化,正是云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云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牢牢把握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根本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健全省级规划、州市统筹、县区主责、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坚持学前教育扩容增效、义务教育城乡一体、普通高中质量提升、特殊教育适宜公平,奋楫深水,育才破局,全力推进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让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上好学,莘莘学子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正在成为现实。谋篇全局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抓今天云南的教育,就是抓云南未来的发展。”2023年6月,云南省教育发展大会在昆明召开,发出了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时代强音。云南推动“五级书记抓教育,党政同责办教育”,不断强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工作委员会作用,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部挂联薄弱学校、当好“编外校长”,各州(市)委书记抓教育成效每年向省委报告,并纳入年度综合绩效考评,调动全省力量形成大抓教育的新劲头、新气象、新格局。201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云南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十四五”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形成以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督导评估规划、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学校布局专项规划、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规划(2021—2025年)等为“四梁八柱”的政策体系,明确了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系统实施强党建推进立德树人提升行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行动、基础教育强师兴校行动等专项行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部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至2024年已完成1轮9个学科的质量监测,为各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把脉问诊、开方抓药”。石林县、沾益区、红塔区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云南实现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零”的突破。扩容提质整合资源丰富内涵崭新的教学楼、规范的操场、智能化的教学设施……置身于澄江市凤山小学,一所现代化的学校映入眼帘。宽敞明亮的图书室里摆放了各类图书,学生在书架前精心挑选喜爱的书籍;体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们开展课前热身、运球练习等,宽阔平整的运动场上到处都是孩子们活跃的身影、欢乐的笑声……为解决山区孩子的上学难等问题,会泽县大海中学和布多附中搬迁合并,新建了以礼中学。以礼中学副校长王文孝说:“大海乡海拔高、气温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原来的大海中学教学条件艰苦,2016年9月搬迁进新学校后,学生都住上了新宿舍,6人一间,单人单床……”聚焦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期盼,澄江市凤山小学、新建的以礼中学成为云南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扩容提质的缩影。“十三五”以来,云南先后投入各类资金607.34亿元,实施“全面改薄”,中小学校C、D级不安全校舍加固改造,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重大教育专项工程,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20条底线”全部达标,校舍成为云南最美丽、最安全的建筑。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投入从2018年的1069.4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166.73亿元,增长9.09个百分点,教育经费投入连续10年稳居一般公共预算的第一大支出,保持在17%左右。新设立每年20亿元的基础教育综合奖补资金,夯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省政府从2021年起连续4年将“新建、改扩建200所幼儿园”纳入10件惠民实事进行全面统筹,累计投入超过37亿元,共完成756所幼儿园建设项目,增加公办学位15万余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从76.06%增长到90.11%。云南不断强化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资源教室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三大组织服务体系建设。省级安排专项资金2.5亿元,大力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现人口超过20万的县(市、区)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建设全覆盖。全省特殊教育学校比2018年增加21所,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除硬件外,软件也在不断强化。“创办女高只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把一批批大山的女儿送出大山,培养成为党的好女儿,是梦想的第二步。我和我的同事们仍在坚守、仍在奋斗。”2023年年初,张桂梅第三次站上“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的讲台,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讲述“梦想的力量”,为师生们上了一堂思政“金课”。近年来,云南挖掘新时代伟大实践的育人“富矿”,创新打造思政教育“金课”,建设了一批中小学学科德育特色课堂和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成为全国思政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地区。创新举办“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并在州(市)开设分课堂,推出13期节目,张桂梅、朱有勇、桂海潮等云南本土先进模范人物先后走进大讲堂授课。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300余所,用好西南联大旧址等20个实践育人基地、民族团结誓词碑等资源,系统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现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全覆盖。云南积极打造“红色+文化+生态+劳动”为一体的示范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守望云心”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实施“万名党员联万家、万师访万家、万个亲情关爱视频室”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工程。实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更加注重学生体育锻炼、美育熏陶、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涌现出“没有一个小眼镜”的红河屏边湾塘小学、“劳动最快乐”的宣威靖外明德小学、登上央视元宵节晚会的玉溪市聂耳师生合唱团等一批典型案例。建强队伍扩编强训提薪筑牢发展根基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全员培训、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这是云南省近年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出的一系列有力举措。2017年,云南省委编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省中小学统一编制标准和创新管理的若干意见》,统一全省中小学各学段教职工编制标准,采取跨领域调剂、内部挖潜创新、统筹“空编”使用权等措施,为全省中小学增加教职工编制,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已达标。实施教师专项招聘一次性补充教师3.2万人,2018年以来招聘特岗教师2.62万人。每年统筹安排1600个培养名额实施地方优师专项与省级公费师范生项目,补充中小学教师队伍缺口。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促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云南统筹实施了国家、省、州市、县区、学校五级培训项目,开展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国培计划”实现85个原集中连片特困县和乡村教师全覆盖。实施省级“万名校长培训计划”和“义务教育青年教师培训计划”,5年培训1万名优秀校长和3万名青年教师。各地通过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送教下乡等项目,年均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0万人次。省教育厅联合财政、人社等部门督促各地不得在执行中变通压减“三保”支出,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差别化政策实现85个原集中连片特困县全覆盖。201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每年拿出5000万元奖励500名乡村从教20年以上优秀教师,鼓励乡村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文字
9月3日 上午 10:55
其他

教育时评: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

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钟曜平“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为现代化进程提供持续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更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有力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助推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支撑性的作用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中国教育一步一个脚印,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征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书写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我们重任在肩。一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破浪前行,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批批优秀人才、一组组亮眼数字、一项项创新成果,充分彰显着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贡献力、支撑力。——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青少年学生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教材上新了!2024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小学和初中将启用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系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要求,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内容,新教材选材更加丰富,编排更加科学,育人导向更加鲜明。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核心课题,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到“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大思政课”建设工程等深入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持续完善。搭建新目标、构建新内容、催生新教学与倡导新评价,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迈入核心素养时代;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从娃娃抓起”培养创新人才有了有力的抓手;着力解决“小胖墩”“小眼镜”问题,持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健康第一”成为全民共识;实施美育浸润计划、青少年读书行动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全面发展、生动活泼发展的育人生态进一步形成和巩固;将“劳”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有机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爱劳动、会劳动逐步成为校园新风尚……教育不再是一“智”独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协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聚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面促进公平、提升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有了更坚实的人才根基。“高海拔的阳光让我的皮肤变得黝黑,但书本中的知识让我的眼睛变得明亮。”四川凉山州彝族小伙陈时鑫通过教育走出大山,完成本科学业后选择继续在芯片自动化设计领域深造。从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1.1%,到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超过95%,再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2%……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每年1100万名大学生走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其中50%以上是理工农医类人才。作为对接产业最密切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每年培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达到1000万人。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教育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一根网线,消弭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个平台,汇聚海量课程资源,助力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202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颁给了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项目。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工程,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启动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推动国家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数字化在实现教育资源普惠共享、推动育人模式改革等方面为中国教育开辟全新赛道、增添强大动能。——紧紧锚定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速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教育服务能力继续增强。蜀西湖畔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拥揽“人造太阳”的“科学岛”、拔地而起的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每年约7万名职校毕业生选择留肥,助推合肥市经济高速发展。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北斗组网……一系列大国工程的诞生都与高校提供的关键技术密不可分。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获得一半以上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的数量占比稳定在60%以上,成为当之无愧的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力推进;持续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全面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全面加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断涌现。——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盼,不断破解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配齐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教学楼、温馨整洁的学生宿舍、赏心悦目的校园绿化……在湖南73个原贫困县,101所芙蓉学校“竞相绽放”,树立了湖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标杆。直面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短板,我们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20万名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16.2亿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需求,我们持续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普通高中优质资源、推进多样化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新格局正在构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力破解急难愁盼问题。我们积极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划片规范入学、阳光监督入学,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双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极大减轻,课后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近年来,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开学第一课”,从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到“典耀中华”阅读大会,一系列充满文化韵味的节目、赛事,掀起了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的参与热潮。根深才能叶茂,有魂才能屹立。新修订的历史统编教材注重反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学生们可在课本中“寻迹”良渚古城、陶寺古城和牛河梁遗址等代表性考古成果。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不断拓展育人形式和载体,教育系统着力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融入生活实践中,用润物无声的方法,引导青少年在亲近中热爱传统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化,在弘扬中勇担复兴使命。用废旧物品制成灯笼装点校园、在培茶圃亲手种下一棵茶苗……浙江安吉中小学打造形式多样的生态劳动教育,让绿色环保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充分发挥生态文明教育主战场作用,将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理念贯穿学科教学、课外活动及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让教育为“美丽中国”增光添彩。二强国必先强教,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根本原因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筹谋划,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如何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的信心更加坚定,方向更加明确。——始终坚持办学育人正确政治方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更加复杂。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深刻认识到国家之争就是教育之争,只有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定不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内容,不断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育人方向,立德树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广大学生用行动展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破解人们对美好教育的向往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才能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我们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强顶层设计,紧抓重点任务,以教育治理能力提升解决教育发展不充分带来的总量问题和教育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结构问题;我们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促进公平融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我们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有序推进教师资源配置优化和管理服务制度改革,努力打造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新格局……正是因为牢牢坚持教育的人民立场,教育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得到破解,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不断形成。——始终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战略目标,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科技、人才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充分理解认识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逻辑和内在规律,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才能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支撑,助力国家抢占先机。我们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努力应对内外环境对教育变革的挑战和要求。我们不断探索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度融合的新型举国体制,形成重大任务牵引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机制。我们深刻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深入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正是因为坚持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战略上办教育,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提升,教育的支撑力、服务力进一步彰显。——始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办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生态。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智力、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缺一不可。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教育是一门科学,兴教办学、人才成长有客观规律。只有从规律上办教育,才能引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我们坚持系统观念,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我们持续推进“双减”改革,大力整治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行为。我们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凝聚起强大的育人合力……我们深刻认识加速教育变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多元化、培养方式多样化、人才结构多层次的时代要求,推动育人生态重塑。三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乘历史大势而上,如何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持久强大的教育力量?对于这份时代之问,唯有以实际行动作答。——要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下更大功夫。理想信念是否牢固,是检验时代新人的首要标尺。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必须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把立德树人的理念吃透、功夫练深,有效拓宽立德树人的实施路径、强化立德树人的制度保障,激发学校育人活力和教师培根铸魂的定力。要牢牢把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这个重点,聚焦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存在的主要差距和突出短板,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培养出来。——要在一体化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上下更大功夫。教育系统要敏锐识别综合国力竞争的“信号灯”,勇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行动者”,把国家对人才、科技的需求内嵌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和内容。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要主动将自身发展的“小逻辑”融入国家发展的“大逻辑”,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改进科研机制管理、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大胆破局,勇于搅动“一池春水”,做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要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上下更大功夫。近年来,学龄人口数量的波动,是对教育系统的巨大考验,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人口基数规模巨大和大规模人口流动这个基本国情,教育系统要主动下好“先手棋”,做好前瞻性布局,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增强公共教育服务的均衡性。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教育的重要使命。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命题,我们必须敢于打破瓶颈、壁垒,从更宽广的维度上为每个人的成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外部条件,让人人都能发挥特长,人人都能实现价值。——要在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上下更大功夫。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看清楚全球教育变革趋势和教育发展规律,要深入推进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推动教育评价“指挥棒”全面转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为个人的自主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助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纵观当今世界主要科技强国,大都形成了较强的创新体系。要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厚植我国创新发展的基础优势。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建立与科技创新需求相适应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要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源源不断为创新型国家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充满光荣与梦想,教育的责任、教育的担当落在教育系统每一位工作者身上。求真务实、敢作善为,让我们汇聚众智众力、同心同行,以教育之强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根基,以奋进昂扬的姿态走向美好未来!来源
9月3日 上午 9:16
其他

风华正育时 | 《照亮》系列微纪录片①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推出《照亮》系列微纪录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些见人、见情、见变化的教育故事,感受被教育照亮的人生。一起来看第一集《风华正育时》——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在湖南,有这样一门“最红网课”“我是接班人”全省1000余万学生同步参与学习人次超过4亿2019年长沙育英学校美术教师郭晓芳成为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我是接班人”网络思政大课堂的总班主任、总制片人有别于传统的思政课这堂“云端”思政课没有教材,没有课程体系没有教辅材料,没有面对面谈心如何利用新兴的媒介“以文化人”实现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并重成为摆在郭晓芳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提升这堂“云端”思政课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吸引力郭晓芳从“追星”上开始下功夫在《强国有我》一课里郭晓芳通过毛泽东的求学之路告诉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融合起来做有志气的青年以“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从骨子里生发出的刚强不屈的中国精神告诉学生什么是有骨气的中国人郭晓芳的“主题化”课堂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审视社会的多元视角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熏陶自在其中一堂网络思政金课成为了湖南省千万名中小学生荧幕前共同的守候来源
9月2日 下午 8:19
其他

他们,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教书育人 | 非凡答卷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非凡答卷”系列,一起来看“国培计划(2014)”参训教师、北师大“优师计划”师范生如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矢志扎根三尺讲台——“国培计划(2014)”参训教师、北师大“优师计划”师范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矢志扎根三尺讲台——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教书育人北京师范大学师范生参加暑期实践活动。学校供图新学期开学,原本宁静的校园又传来了琅琅读书声。
9月2日 下午 4:41
其他

为每位学生建学术档案!同济大学“60后”院士:看到学生超过自己是最大的幸福 | 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系列,一起走近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杰讲述的故事——李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他数十年如一日心怀学术使命和科学追求奋进在结构工程理论创新的最前沿矢志用科学理论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做老师是最幸福的事“做一个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超过自己,这样我们才能够一代一代的不断进步。”在李杰院士办公室的书柜里整齐叠放着一个个文件盒好多人到他的办公室都会感到奇怪事实上这是他为每一个学生建立的学术档案里面不仅有他亲笔修改过的学生的毕业论文手稿还有记录他每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探讨学术问题的一份份纪要每当翻阅到这些文件的时候李杰院士就能回想起当时跟学生讨论问题的细节对他而言生命也就因此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他说:“带学生是我一生当中最大的幸福。”揭开“随机世界”的科学奥秘在土木工程中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在何时、何地发生强度有多大都是不确定的李杰院士改变传统研究思路用概率密度演化的思路研究工程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问题经过10余年创新探索他和学生提出“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程”揭开“随机世界”的科学奥秘为复杂高层建筑安全保驾护航该方程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被国外学者称为“李-陈方程”同时这一重要理论成果直接支撑了一批国内外重大工程建设不限于土木工程领域“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如今已被40余个国家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海洋工程乃至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学者关注、应用执著于学术原始创新在李杰院士看来创新是科研的灵魂一项研究工作有没有价值首先要看它有没有真正的科学创新工作以来李杰院士问自己最多的问题就是“是不是新的”不仅要新而且要有用还要对社会有用对从事的研究领域有用这得益于他师从朱伯龙先生期间的心得李杰院士时常对青年学生说“真正能让你安慰一生的是你解决了困惑我们人类发展的基本的关键的科学问题。”他反复告诫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从0到1的突破是实现原始创新重要的是创新精神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事在全国土木工程青年学者论坛上李杰院士这样寄语“希望你们接过接力棒,思考什么是真正关键的科学问题,在国家迈向新时代的新征程中,扛起我们原始创新的大旗!”策划
9月2日 下午 4:18
其他

河南:中原大地高等教育高峰渐起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河南如何积极推进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在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科教文卫系统劳模(科技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魏建平在做实验。河南农业大学助农服务团到汝阳县猕猴桃种植基地回访服务“头雁”学员。郑州大学副校长、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春太在检测航天面窗。信阳师范大学揭牌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康相涛在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均为河南省教育厅供图报道带你看河南积极推进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中原大地高等教育高峰渐起推动由“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组成的“双航母”重装启航,以及由7所“双一流”创建高校组成的“第二梯队”整装前行;填补类型空白的体育、艺术类院校花开中原;打造一批特色专业集群,示范引领传统学科专业重塑升级、优势学科专业锻强提质……近年来,河南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积极推进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专业结构“三个调整优化”,交出亮眼成绩单。优化结构布局
9月2日 下午 2:05
其他

湖北:以荆楚优师夯实教育强省之基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湖北如何全面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全国模范教师彭玉生与学生在一起。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全面启动“大体育·阳光运动”。湖北新教师培训现场。武汉市汉阳区郭茨口小学教师带学生上科学课。武汉理工大学姜德生院士指导团队科研。
9月2日 上午 11:56
其他

全国“最美教师”刘秀祥:我愿做大山深处孩子的守梦人 | 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如何开展乡村教育,在大山深处打造教育高地?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系列一起来听全国“最美教师”、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讲述的故事——这里,他种满了“鲜花”刘秀祥出生在贵州一个偏远山村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给患病的母亲买药刘秀祥开始捡废品、打零工跟着大人上山采药一路的求学、生活刘秀祥走得跌跌撞撞他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大山里的孩子通过读书去见识不一样的世界2012年刘秀祥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自己淋过雨,所以我想为他们撑一把伞”回到家乡的刘秀祥发现当时很多家长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2012年8月份刘秀祥与当地老师发起“助学走乡村”行动这些年刘秀祥跑遍了望谟县的所有村寨骑坏了8辆摩托车劝回了1800多名学生牵线资助7000余名学生他要让学生回归校园他要让孩子继续读书刘秀祥将自己的心都给了这群他爱的孩子他在望谟县种出了美丽的“鲜花”
9月1日 下午 4:11
其他

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上生机盎然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海南如何奋力推进高质量教育对外开放——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蓬勃发展中的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海南省教育厅在湖南省长沙市的高校举办招聘会。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美丽沙分校学生在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课。海南定安县第一小学的学生们在唱琼剧。新华社记者
9月1日 下午 2:02
其他

青海:立足生态禀赋办好西部高教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青海如何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的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青海师范大学师生自编自演原创话剧《永怀之歌》演出场景。西宁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优师工作室开展数字化实验与智能终端深度融合研讨活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小学生在参加机器人大赛。“请党放心
9月1日 下午 12:07
其他

她的课堂不仅“备教材”,还要“备生活” | 教育强国“我”想说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教育强国‘我’想说”系列,来听北京钱学森中学杨靖老师的讲述——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心。开学季,新学期如何融入新集体?呵护学生心理健康,家长和老师应如何正确教育和耐心引导?看视频,走进北京钱学森中学副校长、心理教师杨靖的心理课堂,去体验一场自我探索和成长之旅。来源
8月31日 下午 6:00
其他

为学生定制成长档案,她说育人时刻都是“现场直播” | 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怎样才能在“大思政”格局中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怎样才能带动更多的辅导员坚持走职业化、专业化道路?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系列一起来听第五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杭州师范大学辅导员沈嫣讲述的故事——“用心用情用力地陪伴每一位学生”“虽然我带的只有几百名学生但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他们承载着家庭的希望”在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辅导员沈嫣心里辅导员是良心活要对得起自己的学生就是要用心用情用力地陪伴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育人过程时时刻刻都是“现场直播”今年是沈嫣做学生工作的第18个年头也是做大学生生涯教育的第18年沈嫣认为生涯教育就是育人课堂、学生寝室、食堂操场、医院……“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是我和学生谈心的地方”自参加工作以来沈嫣坚持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一本“成长档案”用档案记载她带过的每一名学生在学校的日日夜夜在她看来育人过程时时刻刻都是“现场直播”引导学生做价值与信仰的引领者2018年沈嫣创建了杭师大生涯工作室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生涯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服务引导他们做价值与信仰的引领者校内她带领团队整合师资力量创建“博雅思享荟”“点亮生涯”论坛等系列思政工作品牌研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获批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校外她带领工作室成员探索“校-地-企-工作室”四级联动协同机制初步形成了由学科专家、行业导师思政领军、业内精英、朋辈榜样为主体的“五位一体”生涯发展新生态探索构建学生生涯发展新模式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们做老师的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让沈嫣倍感成就的是有相当一批毕业生已经成长为省市教坛新秀、优秀教师成为教育工作者中的“中流砥柱”同时这些毕业生也开始用生涯发展的理念影响着自己的学生让这些孩子从小就朝着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一方向而努力此外2022年9月成立的沈嫣工作室着力打造以“科研实力强劲、教学成果丰硕、职业能力卓越”为目标的辅导员成长体系
8月31日 下午 5:05
其他

四川:以改革之笔书写教育强省建设新答卷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四川如何纵深推进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化工学院钮大文教授团队在做实验。2023年7月,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体育代表团相继入场。教学团队在川北医学院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室开展临床医学教学。四川甘孜州巴塘县学生在课间跳起欢快的弦子舞蹈。2023年6月14日,四川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暨四川省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在宜宾学院举行。四川省教育厅供图报道带你看四川纵深推进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改革之笔书写教育强省建设新答卷一个人口超过9000万的西部教育大省,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奋进之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豪迈跨越,保障每一个孩子公平受教育的机会,让人人都能因教育而“出彩”,是新时代赋予四川教育的重大命题。近年来,四川纵深推进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教育力量。建设教育强省的宏伟战略,正在巴蜀大地徐徐展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正从梦想照进现实,四川以改革之笔书写教育强省建设新答卷。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多名教师“组团”同上一门课程,在西华大学工程造价系已成常态。面对新理念、新技术给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带来的巨大挑战,该系教工党支部党员教师李海凌、卢永琴、郭丹丹等组成“头雁”攻关小组,争分夺秒、挑灯夜战推动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实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有效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推动党建与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在西华大学,教师人人思改革,“群雁”竞飞忙教学,课程质量越来越高。巴中市通江县胜利乡位于秦巴山深处,距离县城100多公里,是全县最边远的乡镇。曾经,胜利小学就像“练兵场”,教师来去匆匆,最多一年走掉了9个。近年来,四川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胜利小学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个重点,破解边远农村学校师资不稳定难题。在胜利小学,教师长期“驻校”,学校把工会活动与党员学习教育结合起来,理论学习读书会办得有声有色;每逢节假日,学校组织教师瞻仰革命遗迹,收集红色故事,编写红色文化校本教材;还把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将发展学科骨干与发展党员同步推进,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党员的荣誉感。莽莽群山中,胜利小学党支部就像磁铁石一样把教师们凝聚起来,让学校发展有了无穷的动力。“学校这几年招聘的教师,一个都没走!”加强党的领导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定海神针”。近年来,四川针对党建工作薄弱环节持续发力:连续5年印发高校党建年度重点任务,实施民办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计划,实现民办高校党组织书记选派全覆盖并逐步优化,推动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党建共建;截至2023年底,完成8755所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改革,提前1年完成整省改革任务。几年来,全省各地各校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把加强党的建设与各项事业发展有机结合,既有效破解了改革发展难题,更有力保证了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融入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如今,全省各地各校掀起了党建质量创优的高潮,“红色引擎”动力正劲。把好学校办到老百姓家门口龙泉山上桃花开,青龙湖畔白鹭飞。坐着地铁去成都东郊赏花观鸟,是近几年成都市民中流行的一项休闲活动。
8月31日 上午 11:27
其他

20多年,这位大学教授坚持做好这件“小事” | 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系列一起来听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孙秀兰讲述的故事——孙秀兰每天打交道的对象就是这些小小的微生物这是迄今人类发现的毒性最大、致癌力最强的真菌毒素又叫黄曲霉毒素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一船粮食有1粒污染了黄曲霉毒素经过漂洋过海的历程就可能浪费整船粮食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置首创“黄曲霉毒素”检验试纸条20年前我国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严重依赖于大型进口仪器检测时间长、费用昂贵她真切感受到“卡脖子”的滋味下定决心要攻克黄曲霉毒素现场检测、快速检测的难题20多年来
8月30日 下午 8:46
其他

湖南:让教育改革发展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即日起,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湖南如何回应百姓期盼,建百所芙蓉学校和百栋“特立楼”——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芙蓉学校实景。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的乡村幼儿园里,孩子们在高兴地做游戏。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骆铭孙小学学生放学冲出教室。湖南省湘西州泸溪县浦市第一幼儿园孩子在舞龙。湖南在全国首创“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探索形成了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模式和实现路径。均为湖南省教育厅供图报道带你看湖南回应百姓期盼,建百所芙蓉学校和百栋“特立楼”——让教育改革发展红利惠及千家万户校园面貌更美,师资配备更优,学位容量更大,教育质量更好……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直接推动的两大民生项目,正深刻改变着全省基础教育的生态,它们便是“芙蓉学校建设工程”与“徐特立项目”。着眼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2017年至2021年,4年时间里,湖南总计投入80多亿元,在武陵山、罗霄山等边远地区的县市区,共建设101所芙蓉学校,新增14.6万个优质学位,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了新路径。着眼于县域普通高中振兴,2023年至2024年,2年时间,湖南再投入35.7亿元,支持100所县域普通高中,新建108栋“特立”标志的单体建筑,预计可新增60480个学位,为改善县域高中办学条件开拓了新模式。从百朵“芙蓉花”的盛开,到百栋“特立楼”的崛起,每一所学校,每一栋建筑,都见证了湖南省委、省政府对民生难题的积极回应和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坚实步伐。举全省之力回应民之所盼湘江北去,奔流不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着力构建湖湘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探索出了一条建设教育强省的湖南路径。这其中,坚守的一条,就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十三五”初期,湖南省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薄弱、学位缺口较大,化解大班额任务较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有学上、上好学的问题较为突出。为破解这一难题,湖南省委、省政府于2017年启动“芙蓉学校建设工程”,2020年、2021年该工程连续两年被列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重点面向农村边远地区建设了10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并统一命名为“芙蓉学校”。县域普通高中振兴关乎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寄托着广大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盼。前些年,湖南不少县域普通高中仍面临生源和教师流失、基础条件薄弱、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县中要崛起,改善办学条件刻不容缓!”2023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又启动建设100所县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项目”,并将该项目列为2023年“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之首,这也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湖南第一次将普通高中纳入省重点项目支持范围。在7年时间里,湖南省委、省政府接连实施“两大教育工程”,共计投入110多亿元,这在湖南教育历史上前所未有!每一项工程,都是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直接推动下进行的。在芙蓉学校建设过程中,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时任省长许达哲专题调度十余次,分管副省长几乎每月调度一次。同时,省教育厅、发改委和财政、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协同推进,强化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倒排工期,实行挂牌督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在“徐特立项目”推进过程中,湖南省省长毛伟明对工作方案、实施方案、项目建设名单、设计方案等逐一把关。湖南省委、省政府高位部署,高规格省工作专班专门调度,教育、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这两个项目极大地改善了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全省县域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为妥善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在教育领域急难愁盼的问题,为系统解决湖南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让学有所教真正落到实处探索了新路子。”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夏智伦感叹说。打造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标杆”在湖南,分布于73个县市区的芙蓉学校、覆盖全省的108栋“特立楼”,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标志,成为了湖湘教育的新名片。
8月30日 下午 2:09
其他

贵州:用技能照亮职教学生出彩人生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贵州如何聚力打造“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教师正在指导学生实训。贵州省湄潭县协育中学学生赴农村开展劳动教育。贵州省贵阳市新世界学校学生吟诵《诗经》。贵州省旅游学校学生在技能大赛上展示果盘雕刻技艺。贵州高职学生进行实训操作。贵州省教育厅供图报道带你看贵州聚力打造“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用技能照亮职教学生出彩人生8月17日,一场关于职业本科专业建设的研讨会在贵州交通职业大学举行。会场外的云贵高原天高云淡,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桥有49座在贵州,其中名列前10的高桥有4座在贵州。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昌林自豪地介绍:“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贵州每一座高桥后面都有我校毕业生的心血和汗水,贵州交通事业的一日千里得益于职业教育的强有力支撑。”发展职业教育,贵州近年来可谓不遗余力。2021年12月13日,“部省共建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正式启动。教育部与贵州省共建“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进贵州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就业创业,助力各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更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好就业、就好业的美好生活向往的民生工程。在同年召开的贵州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表示:“贵州今天的辉煌,必然得益于昨日之贵州教育;贵州明天的精彩,必将托付于今日之贵州教育!”近年来,贵州将职业教育定位为特色教育强省的主抓手和主攻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更好地满足人民对获得更好的职业教育的需求和期待,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百校大战”启峥嵘2012年,初到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任职的高武国,在面对杂草丛生的校园、缺胳膊少腿的课桌椅,以及93名学生、15位教师时,内心翻涌,不知如何是好……曾几何时,中等职业院校的“多、小、散、乱、弱”是贵州教育发展的最大软肋。2013年,贵州省全面启动中职“百校大战”,加快补齐办学条件短板,为贵州省中职学校实现从积弱不强到百花齐放打下坚实基础。安龙职校被纳入项目学校,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转折点,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如今,该校综合楼、教学楼、体育馆、运动场等相继建成,全新的实训设备逐批入校,在校学生3000余人。近3年来该校学生就业率平均达到94.5%,接受职业教育正成为更多学生的新选择。在安顺市关岭自治县综合性高级中学,除普通高中班外,还设有普职融通班、“3+3”贯通班、中职班,这是贵州省第一所省级普职融通特色学校。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制度化的融通机制已成必然并正加速形成。近年来,贵州坚持整体统筹和局部试点相结合,持续扩大综合高中职普融通试点。“联合培养学生前3年在中职学校以‘3+3中高职贯通分段制班’单独编班学习,达到中职毕业要求后,通过转段考试合格的学生将进入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继续后3年的学习。”今年5月24日,罗甸县中等职业学校、惠水县中等职业学校、湄潭县中等职业学校等30所中职学校相关负责人与贵州电商职院签署了“3+3”中高职贯通培养联合办学合作协议,学生按人才培养方案修完所学课程且成绩合格后,由贵州电商职院为毕业生颁发高职毕业证书,并推荐就业。目前,贵州已有6个市(州)制定“职普互通”实施方案,通过在中职学校开设“职普融通班”、在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教育等方式,探索职普教育资源互通、学籍互转、学分互认、课程互学、教师互聘等办学模式,推动“职普融通”试点取得实效,“职普融通班”试点人数达到2.4万人。2024年,贵州计划在“3+3”和五年一贯制中高贯通培养的基础上,由贵州轻工职院等17所高职院校和贵州省交通运输学校等37所中职学校联合创新开展“3+2”中高贯通培养试点,今年拟招生5040人。2024年,“3+4”中本贯通培养的牵头本科院校由2023年10所增至11所,试点中职学校由25所扩大至38所,招生计划由980名增加到1460名,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也更加宽阔。职业院校专升本方面,近3年来共有超过15.6万名考生报名专升本考试,录取5.8万名,录取率达到37.1%,其中有2210名学生通过技能竞赛获奖免试入学。……今年6月23日,贵州交通职业大学举行揭牌仪式。这是继2021年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后,贵州省第二所职业本科高校。目前,贵州省建成中职学校184所,在校生68.7万人;高职院校49所,职业本科高校2所,在校生共计49.6万人,超过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数。此外,贵州职业教育还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在东南亚、南亚、中美洲等地区建立了7个海外办学机构。“技能贵州”作示范2021年,教育部、贵州省共建“技能贵州”试点正式启动。2022年,贵州省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省份之一,获得国务院激励支持。以此为契机,贵州编制27个类别的项目指南,累计立项建设“技能贵州”行动计划项目886个,引导职业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结合实际,在改革的路径上,贵州坚持“双高”引领、探索“双元”模式、统筹“双轮”联动、强化“双创”改革、创新“双进”机制、深化“双融”发展的“六双”举措,为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贵州思考与实践。“把课堂搬到企业工作现场,身临其境地学习,这样的‘上课方式’令人难忘。”今年4月中旬刚结束实习的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工业系学生王国富依然对在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实习的日子记忆犹新。这是该校促进职业教育供给与区域产业需求深度匹配,多渠道对接平台“引校入企”带来的机会。除了校企之间点对点的深度合作,该校还联合多方打造技能人才培育新高地。2023年7月,贵州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等单位联合授牌由六盘水职院牵头建设的贵州省能源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授牌至今,该校开展相关工种技能等级认定600余人,以现代学徒制为省内企业输送人才205名……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大数据优势,贵州职业教育“腾云”而起,搭建的智慧云平台,62所试点院校均完成入驻及师生注册,注册学校数量186所,系统接入量120个,智慧校园厂商入驻13家,注册人员总数超过40万。此外,贵州以赛训结合为引领,大力推进“岗课赛证”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校赛为基础、市赛强支撑、省赛重选拔、国赛为引领”的竞赛体系,着力营造“个个有技能、处处能竞赛、人人能出彩”的技能竞赛氛围。近年来,贵州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坚定决心、信心、恒心,铆足干劲、闯劲、韧劲,“心心”奋“劲”,“人人职教”在贵州成为可能、“人人出彩”在贵州成为现实。富民兴黔展担当曾几何时,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攻坚难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承认落后,但不甘落后!在全国率先实施免费中职教育、率先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率先颁布施行地方职业教育条例……在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里,职业教育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贵州省职业教育继续担负主力军使命,深入实施学历、技能“双提升”行动,使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更加适应人力资源开发需求,推动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优质的人才资源,更好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学校考察时,勉励同学们立志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境界,学到真本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人生。这启发我们对如何办好职业教育更进一步地思考。”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熊星说。2015年以来,贵州(清镇)职教城办学质量不断提升、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共有16所职业院校对外招生办学。脱贫攻坚期间,通过“订单班”等方式专门招收了4万余名贫困县学生,通过教育扶贫的方式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如期完成。在六盘水市水城区,培训教师结合政策宣传和技能讲授,通过教与学、看与做、传与帮,与生为友、化邻为亲,把职业教育送到“家门口”。为让更多人掌握一技之长,贵州省开展线上教学,组织线下培训,截至目前,已有5万余名学员按照培训教学进程取得相应的技能合格证书,学员通过培训提升后实现就业10万人。眼下,贵州职业教育正由“跟跑”到“并跑”大跨步迈进,向着“领跑”努力。文字
8月30日 上午 10:36
其他

福建:以改革激活职教“一池春水”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福建如何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开放包容的职业教育体系——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黎明职业大学学生在LED生产性实训基地(应用电子技术)实训。福州市台三教育集团交通路校区“守望田”劳动实践活动。福州大学城鸟瞰。三明市实验小学“奔跑吧,少年”课间活动。泉州市第五中学科创俱乐部师生正在调试简易机器人基座。福建省教育厅供图报道带你看福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开放包容的职业教育体系——以改革激活职教“一池春水”在福建,有两所特殊的学校。一所是创办于1866年的马尾船政学堂,是现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的前身,也是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轫地之一。另一所是闽江职业大学,现在的闽江学院前身之一。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长达6年,他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影响深远,这也是福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遵循。近年来,福建省着力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开放包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校企携手共促“双赢”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2023年7月,福建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提出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与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两条具体举措。泉州晋江便是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一个典范。晋江地处福建沿海,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晋江经验”的诞生地。这里产业发达、经济活跃,为产教融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8月29日 下午 3:31
其他

新疆:把“同心圆”画在学生心田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新疆如何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新疆拜城县乡村幼儿园教师在教孩子们认识科学现象。新疆乡村学校的书法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书法。新疆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在指导团队中的学生开展实践训练活动。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学生在景区服务游客。均为中国教育报记者蒋夫尔摄报道带你看新疆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把“同心圆”画在学生心田“手拉手,心连心,中华民族一家亲。”如今,走在天山南北的校园里,常常能听到学生们唱起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这是新疆教育系统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生动写照。2018年以来,新疆通过多种方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现了有形有感有效目标,把“同心圆”画在学生心中,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的新疆篇章。各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亲如一家”为开阔中学生眼界,增长见识,让他们亲身感受伟大祖国改革发展的巨大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年暑假,新疆组织师生赴北京、山东等地开展研学活动。“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三中学学生美迪娜·热合美提欧拉激动地说。“我们和青岛第三中学的同学联谊,一起交流学习生活感悟,同台展示才艺,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新疆和田地区第二中学学生阿卜杜拜斯尔·阿不都艾海提开心地说。……参加研学活动的学生们感慨连连。“明天下午还一起打篮球吧,要是你喜欢,我还可以教你打乒乓球。”暑假里,家住乌鲁木齐天山区东大梁社区的初二学生艾斯卡尔·热合曼和初一学生王小东每天相约到社区篮球场打一个小时的篮球。“我们已经是好朋友了,都很喜欢体育,我们还一起聊天,可开心了。”王小东说。如今,像艾斯卡尔·热合曼和王小东一样,新疆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似兄弟姐妹,亲如一家——这是新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带来的喜人成果。新疆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化南疆与北疆、兵团与地方、疆内与疆外学校结对共建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即干部和教师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促进了民族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疆内学校与其他省市学校建立结对关系,常态化开展“手拉手”活动。为全面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新疆持续组织中小学生赴北京和其他省市参观学习、研学交流,打造“祖国情·中华行”新疆青少年研学活动品牌。同时,实施百名新疆班办班学校当地学生来疆研学“走亲戚”、百名新疆班优秀学生家长赴办班学校考察及返乡宣讲、千名教师来疆家访等“百百千”行动,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各族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全面增进了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课堂主渠道落地生根“过去,我并不太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现在通过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不仅明白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而且意识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心中的温暖家园。”新疆大学大二学生尼格买提·吐尔地说。走进新疆大学的课堂可以看到,不仅思政课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也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向学生讲授。如今,天山南北的课堂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正红红火火地开展。新疆牢牢抓住课堂这个主渠道,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课堂上落地生根,开设相关课程,推行使用《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专题教材。同时,在高校相关学科设置研究方向,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质增效”行动,新疆建好用好3个国家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4个自治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实践(培育)基地。通过这些基地将教学活动转变为更加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时候,没有局限在课堂上、教科书里,而是把这项工作扎扎实实与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深切感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新疆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玉鸿说。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新疆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八个一”活动:习练一手好字、过好一次重要节日、践行一套文明礼仪、体验一段研学旅行、参与一项艺术活动、承袭一门民间技艺、欣赏一种传统曲艺、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八个一”活动在天山南北广泛开展起来,成为学生们追捧并积极参与的校内外实践活动。“我们组织了311个书法社团,近万名学生参加传统书法大赛,并将师生书法作品制成团扇、挂画等,张贴在校园文化墙和宣传栏,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阿克苏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赵鹤征说。这些年来,新疆不断巩固提升各学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成效,以南疆地区、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语文课程为重点,深化教学研究,强化学生听说读写训练,不断提升学校语言文字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做到人人会说普通话。与此同时,以就业为导向,办好县级“中心课堂”、农牧民夜校辅助课堂,面向青壮年劳动力、产业园区务工人员等群体广泛开展培训。支持南疆五地州加快建设完善“石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能学习系统”和“石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试管理系统”,着力构建兼具学、管、评和科研功能的推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这些创新举措,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何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新疆教育系统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为突出有效性,新疆坚持“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创新青少年“五观”教育方式,强化部门联动,组织开展青少年“五观”教育专项调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教育等系列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课堂主渠道落地生根,从而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五个认同’核心,强化担当,久久为功。”今年暑假,新疆大学把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开到了喀什地区巴楚县。会上,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顾光海这样对基层学校的教师们说。类似的活动在新疆教育系统还有很多。2022年,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开始积极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结对共建平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有效衔接、整体推进、螺旋上升,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工作中,新疆推进“四个结对”,即:构建高校思政课共建体系;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系;构建中高职院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系;构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系。同时,组建思政课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团队。4场以“大手拉小手,携手育新人”为主题的新疆伊犁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研学活动,让中小学生开阔了视野。大学生解说团以“传递时代强音,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前往结对共建校开展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宣讲,覆盖3800余人……类似这样的活动,在天山南北的大中小学校园开展起来,成为校园亮丽的风景线。新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之中,在全区部署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程推进行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行动等10项具体行动。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青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在中小学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指导高校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新疆努力推动形成思政工作合力,14所区属本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帮扶南疆49所中高职院校。同时,优化地方思政课程体系,成立自治区地方思政课建设指导委员会,着力打造地方思政课品牌。“新疆教育系统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充分发挥教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作用,有形有感有效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全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地,不断建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阵地,深入推进事关教育发展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推动教育强区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李国良说。
8月29日 上午 11:05
其他

视障群体如何“看”一场电影?来听这位大学生志愿者的讲述 | 教育强国“我”想说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教育强国‘我’想说”系列,来听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任科宇的讲述——在“光明影院”,视障群体如何“看”一场电影?用声音传递色彩,大学生志愿者如何诠释“我是你的眼”?看视频,与中国传媒大学大学生志愿者任科宇一起走进“光明影院”,聆听爱与希望的光影故事,感受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来源
8月28日 下午 5:47
其他

新学期,43条安全提示转给师生家长→

新学期,先上一堂安全课!43条中小学、幼儿园2024年秋季开学安全提示,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2024年秋季学期中小学安全温馨提示一健康管理1.树牢并自觉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坚持良好卫生习惯,垃圾分类投放。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不带病到校学习。2.不吃“三无”食品,不吃未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3.确保孩子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4.选择安全运动项目,坚持适当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二上下学安全5.不迟到,不早退,不能按时到校或提前离校要请假;不去网吧、酒吧、歌舞厅、游戏厅等场所。6.走人行道,靠右行;过马路走斑马线,走天桥或地下通道;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不在马路上、车辆周围玩耍。7.乘校车,系安全带;到校时及时下车,小学生回家时见不到家长不下车;不坐三轮车、农用车等无客运资质的车辆,不顺搭陌生人的车辆。8.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上马路,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车;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走机动车道。9.上下学要注意防范暴雨、雷电、冰雹等恶劣天气,避开或绕行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灾害路段。三在校活动安全10.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技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技能。11.上下楼梯、通行楼道要靠右慢行、不推挤,在食堂、礼堂等人多场所不拥挤,讲究秩序,避免踩踏。12.不攀爬楼梯、走道、水池等区域的护栏设施,不到无护栏的平台玩耍,避免坠落。13.遵守寄宿规定,不乱拉电线、不用明火,不留他人住宿,保持寝室干净通风,熟知逃生通道,会用消防器材。14.注意校内交通安全,不擅自进入停车场所等区域,警惕车辆视觉盲区。15.遵守教育教学活动相关安全规范,遇到安全突发事件,按规定妥善处理,并立即向老师报告。四防溺水安全16.不在江河湖塘等水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坑等区域玩耍、嬉闹。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不在江河湖塘边洗手、洗东西、抓鱼虾、抓青蛙等。17.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18.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或打110、120电话报警求助,不盲目手拉手或下水施救。五心理健康安全19.积极进取、开朗乐观,多与老师、父母、同学沟通交流,积极参加学校集体活动。20.遇到挫折不气馁,对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要学会寻求他人帮助。21.不打架斗殴,不欺负他人,不抽烟饮酒,不打牌,不吸毒,不传播谣言,不参与迷信、邪教、传销等非法活动。认识滥用含依托咪酯“上头电子烟”等新型毒品和“笑气”(又称一氧化二氮)等非列管物质的严重危害,注意防范“提神”“减肥”“不上瘾”“无毒害”等名义的引诱吸毒骗术。22.不沉迷网络游戏,不玩带有色情、暴力、自残等不健康内容的游戏,不轻信网络信息,不与陌生网友见面。六家校协作23.学生不能按时到校要请假,提前离校要报批,家校沟通要及时。孩子节假日外出活动,家长要知去向、知内容、知归时、知同伴,提前强化安全教育,做好安全保障。24.家长积极履行监护责任,学习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认真开展家庭安全教育。教育引导孩子不玩“萝卜刀”、激光笔、“炸包玩具”、低俗手办、鼻吸能量棒、拍“烟卡”、养“臭水”等存在安全风险、易引起不良行为倾向的产品或游戏。25.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念,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孩子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康身心,促进其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理性确定孩子成长目标;多尊重多理解,讲究教育方式方法;高度关注开学季孩子心理状况,与孩子保持有效沟通。留守儿童家长应定期与孩子保持联系,给予关心关爱。26.根据国家“双减”政策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含线下和线上)。请以实际行动予以支持,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27.根据国家关于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产生文身动机和行为的,应当及时劝阻,不得放任未成年人文身。请以实际行动予以支持,教育和帮助孩子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识文身可能产生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理性拒绝文身。28.家长要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安全工作合力。2024年秋季学期幼儿园安全温馨提示1.树牢并自觉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引导孩子不共用毛巾、杯子,不随意用手揉眼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确保健康的前提下送园。2.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定期通风换气,不随意把室外不清洁、未消毒的物品带入室内,垃圾分类投放。3.不让孩子食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饮食,少吃冰冻饮食,不暴饮暴食,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4.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引导孩子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5.孩子应时刻在家长的视线与监管范围内,不把孩子单独留在室里、车内,不让孩子在无成年人陪同情况下外出活动。6.不让孩子独自或结伴到马路边、水边、建筑工地等危险区域玩耍,防止交通、溺水等事故。7.做好家庭阳台、平台等区域的安全防护。教育孩子不向楼下抛东西,不攀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谨防摔伤、坠落。8.及时排查家中电线、燃气管道、电器、刀具及其他器械安全,防止触电、烫伤、煤气中毒、器械伤害等事故。9.将易燃、易爆、易碎、有毒、锋利或其他对孩子身心有不良影响的玩具、物品保管好,不让孩子接触。教育孩子不随意把东西放进嘴、耳、鼻、眼中,不随意把东西套在头上和脖子上。10.家中药品妥善放置,不让孩子随意触碰。不让孩子沉迷手机等电子产品。11.教育孩子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外出时,和孩子一起遵守交通规则、乘车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不擅自进入停车场所等区域,警惕车辆视觉盲区。教育孩子不逗打猫、狗等动物。12.教育孩子不让其他人看、触摸、拍摄自己的隐私部位。13.教育孩子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礼物,不把家庭信息告诉陌生人,被陌生人强迫带走时大声呼救并跑向人群密集处,与家人走散时应留在原地不动或向警察求助。14.教育孩子熟知自己的姓名、园名、家庭住址及家长的姓名、电话、单位,遇到意外会求助,会表达清楚。15.根据国家“双减”政策要求,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请以实际行动予以支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来源
8月28日 下午 2:38
其他

广东:百校联百县合力助推乡村振兴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广东高校如何深度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韶关学院师生为粤北蝴蝶兰种植提供科技服务。汕头市金晖小学搭建“校园美育小舞台”。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篮球比赛现场。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学生参加航空模拟飞行训练活动。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子进行铁道工程校外实训。陈超
8月28日 上午 10:32
其他

临近开学如何做好心理准备?专家来为家长和孩子支招→

新学期即将到来,面对新学期的生活,有的孩子会表现出一些不适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又应如何帮助孩子应对和调节?跟教育小微一起来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王刚的建议——面对新学期的生活,有的孩子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甚至在开学前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这种在假期结束前后、开学之初,孩子们出现的明显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表现,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开学综合征”。“开学综合征”背后有哪些原因?“开学综合征”产生的本质,其实就是从假期到学期的转变。这一过程中儿童青少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生活作息的迅速变化,学习、睡眠时间被固定,对自由时间的掌控感大幅降低,将给儿童青少年从生理到心理带来双重适应困难。其次,开学意味着更多的学业任务和压力,儿童青少年从安逸的假期心态突然进入不同模式,难免滋生紧张、不愉快等不良情绪。除此之外,不愿与家长分离、担心校内的人际关系、因升学或转学带来的适应困难,也都是“开学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开学综合征”具体有哪些表现?基于上述心理过程的变化,开学适应不良可能使儿童青少年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失眠、头晕、恶心等躯体症状,记忆力减退、注意容易分散等认知功能下降,严重的将导致厌学、社交退缩等社会功能损害,甚至最终可能发展为多种精神障碍。应关注哪些预警与求助信号?其实,当儿童青少年出现“开学综合征”时,往往会向家长发出预警信号。家长们要关注以下这些隐匿的表现,避免忽视孩子们的求助信号:1言语中的暗示
8月27日 下午 9:18
其他

原理→技术→产业,他这样解决“卡脖子”难题 | 教育强国“我”想说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教育强国‘我’想说”系列,来听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机械工程学院学科负责人杨华勇的讲述——“要允许失败,要有包容性,在失败当中才能培育出真正创新的精神”,看视频,来听杨华勇院士讲述如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高校贡献。来源
8月27日 下午 8:44
社会

图说!华南理工大学这样探索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 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系列,一起来看华南理工大学探索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故事——新工科国际暑期学校开幕式这个暑假,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迎来了70多位国外学生。他们来自帝国理工、爱丁堡、罗格斯、加泰罗尼亚理工等全球15所知名院校,在哈佛、麻省理工、牛津、华南理工等中外高校名师的指导下,在为期两周的时间里,与中国学生一道展开了新工科国际暑期学校的学习和参访。“暑校的课程让我有一种超脱现实的未来感。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引领着世界,让我无比惊艳。”此次暑校的体验,让来自德国英戈施塔特技术大学的本科生Mora
8月27日 下午 7:59
其他

历时两年修订!义务教育统编教材“焕新”在哪?

潘一景更多教育信息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下载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
8月27日 下午 2:55
其他

西藏: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雪域高原学生心中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西藏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视频带你看组图带你看西藏自治区教科院组织优秀教师团队赴薄弱学校、高海拔学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图为示范课教学现场。广东省佛山市江义中学西藏班师生音乐课场景。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小学学生在智慧教室上课。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在校园演奏民乐。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全区主题教研活动,活动全程通过西藏教育珠峰旗云平台直播。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第十幼儿园幼儿在户外创作美术作品。均为西藏自治区教育厅供图报道带你看西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雪域高原学生心中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学楼前,一个大大的中国结图案醒目地镶嵌在地面上。
8月27日 上午 10:49
其他

科研报国!这位全国“最美大学生”让稀土材料“发光” | 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稀土科技,点亮生活之光。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系列一起来听全国“最美大学生”、兰州大学稀土应力发光材料博士研究生周锦宇讲述的故事——“我也希望成为这样的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周锦宇同学在近六年的兰大学习生活中专注于创新创业2021年获全国“最美大学生”荣誉称号周锦宇对科研的热衷和作为军人的父亲有关在还有些懵懂的年纪父亲就给他讲“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的故事这些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已经在当时年幼的周锦宇心中悄悄种下了一粒科研的种子2016年春,周锦宇读高三一次晚自习上在一本高考作文素材中读到了我国运载火箭事业的奠基人王希季的故事周锦宇备受感动“我也希望成为这样的人”后来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毅然选择了物理学基础理论专业“去大胆质疑,去亲自求证”一次实验中偶然的“微光”点亮科研梦周锦宇现在的科研方向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
8月26日 下午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