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力作|陈化兰-H5N1病毒在中国南方的进化特征

2017-10-30 iNature iNature

编者按:总是会有人说,周杰伦的经典歌曲是《稻香》,《双节棍》等;刘德华的《忘情水》,《来生缘》等,这些歌曲都是百听不厌,常听常新的,而且听起来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怎么评价学术界的经典文章或者是成名作呢?有的人认为,发的影响因子越高越好,这样就是经典文章。但是,iNature认为,作为经典文章,肯定使用的人很多,而且看的人也是拍手叫绝,所以我们是根据总引用量,来客观的评价一篇文章。今天就推出陈化兰最高引用量的一篇文章(非综述类),以雍读者。




iNature:禽流感H5N1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的致病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发展。在这里,陈化兰(第一作者)展示了从1999年到2002年在中国大陆从健康的家鸭中分离出来的H5N1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逐渐变得更加致病,并提出了一个解释这一进化方向机制的假说。从1999年至2002年,华南地区从健康鸭子中分离出的二十一种病毒被确认为H5N1亚型甲型流感病毒。这些分离物与A / Goose / Guangdong / 1/96(H5N1)病毒的抗原性相似,这是1997年香港“禽流感”血凝素基因的来源,并且都在鸡中高度致病。病毒基于其在小鼠中的复制和致死性而形成四种病原体。在哺乳动物模型中,这些分离物的致病性逐渐增加,存在明显的时间模式。在接种的鸭子中检测到的六个H5N1分离株中有五个被从气管或泄殖腔中排出,但没有引起疾病征兆或死亡。全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大多数病毒是含有A / Goose / Guangdong / 1/96样血凝素基因和来自未知的欧亚禽流感病毒的其他基因的重配体。这项研究是最近在中国大陆鸭子流传的H5N1禽流感病毒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从健康的鸭子传播到鸡或哺乳动物宿主




禽流感病毒是被认为是对兽医和人类公共卫生的持续威胁的人畜共患病。在过去6年间,多次检测到人类感染了三种亚型(H5,H7和H9)的禽流感病毒【1,2】。一九九七年,禽流感病毒在香港传染给人类,造成18名感染者中有6人死亡【3,4】。这种病毒是在全港屠宰所有家禽的基础上消灭的,但2000年至2001年间,香港家禽仍然出现新型H5N1病毒基因型【5,6】,2003年新型H5N1流感病毒杀死两个受感染者其中的一个【7】。


H5N1的传播途径


亚型H9N2型禽流感病毒于1999年在香港两名患病的儿童【8】和中国大陆6名患者【9】分离;他们全部从感染中恢复,没有造成任何死亡病例。大陆也分离自人类的H9N2变种,也在1999年从华南地区的猪中分离出来【10,11】,但没有血清学证据表明猪或人类中已经确立了稳定的病毒谱系。 H9N2病毒继续在整个欧洲和亚洲的家禽中传播,现在被认为是在整个地区发病。


H5N1在鸡中高致病性


2003年在荷兰225家家禽养殖场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的H7N7型禽流感病毒与347例人结膜炎有关【12】。在这些病例中有87例证实H7N7流感病毒感染;其中有一个人(兽医),死于感染。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病毒传播和H7N7感染猪的血清学证据【13】。疫情由受感染家禽的剔除和检疫控制;为了防止人禽病毒重组的出现和传播,给家禽工人提供了人流感疫苗和抗尿氨酸酶药物。

H5N1在小鼠中的测试


H5N1“禽流感”在1997年传播给人类,首先确立了禽流感病毒传播给人类的能力,尽管它们优先结合唾液酸受体(即具有末端α2,3Gal连接的那些)【14】。在1997年之前,已有关于人类感染H7N7流感病毒(通常导致结膜炎)的报道【12】,但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再次传播给人类。禽流感病毒如何进一步增加感染哺乳动物的能力?

HA的进化树


在这里,陈化兰(第一作者)描述了从1999年到2002年,沿海省份和南部沿海省份从健康的家鸭中分离出的一系列21种H5N1流感病毒。这些分离株对鸡高度致死,证明了对小鼠(哺乳动物宿主)的致病性的逐渐获得)。它们是基因异质的,在非结构(NS)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中获得了多个基因片段和缺失。提出一种假设机制来解释H5N1病毒对小鼠致病性增加的选择。

H5N1高致病性的演变


从1999年至2002年,华南地区从健康鸭子中分离出的二十一种病毒被确认为H5N1亚型甲型流感病毒。这些分离物与A / Goose / Guangdong / 1/96(H5N1)病毒的抗原性相似,这是1997年香港“禽流感”血凝素基因的来源,并且都在鸡中高度致病。病毒基于其在小鼠中的复制和致死性而形成四种病原体。在哺乳动物模型中,这些分离物的致病性逐渐增加,存在明显的时间模式。


H5N1疫苗开发的成功


在接种的鸭子中检测到的六个H5N1分离株中有五个被从气管或泄殖腔中排出,但没有引起疾病征兆或死亡。全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大多数病毒是含有A / Goose / Guangdong / 1/96样血凝素基因和来自未知的欧亚禽流感病毒的其他基因的重配体。这项研究是最近在中国大陆鸭子流传的H5N1禽流感病毒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从健康的鸭子传播到鸡或哺乳动物宿主


文章链接:

http://www.pnas.org/content/101/28/10452.full


猜你喜欢


重磅消息|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候选人32人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候选人|颜宁-膜蛋白的探索者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候选人|何祖华-植物抗病的急先锋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候选人|刘耀光-技术的革新者及水稻不育的探路人

中科院生命医学部候选人|宋尔卫-乳腺癌的守护卫士

本周科研热点总结|精确编辑DNA或RNA(推荐)

Science|真会玩,非编码RNA也能调节代谢过程(曹雪涛重磅成果,推荐)

重磅|抗疟划时代的新篇章,2篇Science同时揭示抗疟疾新策略(推荐)

独家报道|重磅,韩春雨等834篇中国学者撤稿文章分析

快讯|中药又显神威,黄连能改善脂肪肝和肥胖

植物学人|20171027-中国农业大学赖锦盛揭示了玉米种子发育调控新机制(推荐)

撤稿报道|浙江大学湖州中心医院Qiu Wei捏造数据被撤稿

重磅推荐|Science及Nature同时推出基因编辑新策略,张锋致力于可逆编辑(有遗传所高彩霞犀利的评论)

综述|开花途径综述(值得收藏,同时附上海生科院何跃辉发Nature的深层原因)

植物学人|20171026-上海生科院何跃辉揭示植物开花表观遗传新机制(推荐)

小小神经元,却隐藏海量信息(视频,艾伦脑科学研究所权威发布)




参考文献


1. Webby, R. & Webster, R. (2003) Science 302, 1519–1522.

2. Subbarao, K. & Katz, J. (2000) Cell Mol. Life Sci. 57, 1770–1784.

3. Claas, E., Osterhaus, A., van Beek, R., De Jong, J., Rimmelzwaan, G., Senne, D., Krauss, S., Shortridge, K. & Webster, R. (1998) Lancet 351, 472–477.

4. Subbarao, K., Klimov, A., Katz, J., Regnery, H., Lim, W., Hall, H., Perdue, M., Swayne, D., Bender, C., Huang, J., et al. (1998) Science 279, 393–396.

5. Webster, R., Guan, Y., Peiris, M., Walker, D., Krauss, S., Zhou, N., Govorkova, E., Ellis, T., Dyrting, K., Sit, T., et al. (2002) J. Virol. 76, 118–126.

6. Guan, Y., Peiris, J., Lipatov, A., Ellis, T., Dyrting, K., Krauss, S., Zhang, L., Webster, R. & Shortridge, K. (2002)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9, 8950–8955.

7. Sturm-Ramirez, K., Ellis, T., Bousfield, B., Bissett, L., Dyrting, K., Rehg, J., Poon, L., Guan, Y., Peiris, M. & Webster, R. (2004) J. Virol. 78, 4892–4901.

8. Peiris, M., Yuen, K. Y., Leung, C. W., Chan, K. H., Ip, P. L. S., Lai, R. W. M., Orr, W. K. & Shortridge, K. F. (1999) Lancet 354, 916–917.

9. Guo, Y., Krauss, S., Senne, D., Mo, I., Lo, K., Xiong, X., Norwood, M., Shortridge, K., Webster, R. & Guan, Y. (2000) Virology 267, 279–288.

10. Peiris, J., Guan, Y., Markwell, D., Ghose, P., Webster, R. & Shortridge, K. (2001) J. Virol. 75, 9679–9686.

11. O’Neill, E., Seo, S. H., Woodland, D. L., Shortridge, K. F. & Webster, R. G. (2001) Int. Congr. Ser. 1219, 775–781.

12. Abbott, A. (2003) Nature 423, 5.

13. van Kolfschooten, F. (2003) Lancet 361, 1444.

14. Matrosovich, M., Zhou, N., Kawaoka, Y. & Webster, R. (1999) J. Virol. 73, 1146–1155.




温馨提示:iNature是介绍一流的,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提供专业的完整的同行解析;另外也会介绍全世界知名的实验室及业界大师;同时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生命科学及科研过程的平台。扫描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Plant_ihuman”,了解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另外,iNature公众号也开通了“爱科学爱自然”头条号,欢迎大家关注。


                              


投稿、合作、转载以及招聘信息发布等事宜请联系liupan@sibs.ac.cn 或微信号“1370182985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